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二审程序 > 检察院提请民事抗诉提请好多时间

检察院提请民事抗诉提请好多时间

时间:2024-07-0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074

一、民事抗诉的提请时间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在进行审判监督时,如果发现案件存在问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一旦法院收到抗诉请求,必须在30日内作出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抗诉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符合本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形,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符合本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形,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的裁定时间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如果符合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可以交由下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二、上诉和抗诉的区别

1. 主体不同

有权上诉的主体包括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他们拥有独立、完整的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仍然是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享有完整、独立的上诉权。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被害人只能就一审的判决请求抗诉,对裁定不能请求。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仅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能按照第二审程序对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2. 理由不同

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提出上诉。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

3. 提起方式不同

上诉可以采用书状形式或口头形式。抗诉必须提交抗诉书,不能采用口头形式。

4. 上诉和抗诉的途径不同

上诉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必须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

5. 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抗诉不受此原则限制

上诉不会加重处罚,但是检察机关提出的抗诉不受此原则限制。

6. 上诉和抗诉的提起时间限制不同

上诉只能在一审判决未生效的上诉期内提出。检察机关的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内提出,再审抗诉在判决生效后任何时间都可以提出。

三、民事抗诉存在的问题

1. 案源减少趋势

由于检察机关和法院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认识不统一,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对法院依照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撤诉和按撤诉处理等案件提出的抗诉将不予受理。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案源。

2. 调卷困难,削弱了民事抗诉工作的知情权

在受理申诉案件后,基层检察院需要调阅原审法院的案卷。然而,调阅原审案件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有时只能依靠关系办理借阅手续,有的甚至不准复印。

3. 抗诉案件再审环节多,周期长,司法效率低

民事抗诉案件从基层检察院受理申诉、立案审查到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的期间,上级检察院还要进行一番审查才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接受抗诉的法院再交由原审法院复查。每一环节都没有明确的办案期限,最后开庭审理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到了法院后的审结阶段,最快也需要六个月,最慢甚至多达二年、三年。这严重浪费了司法资源,降低了公众对检察机关抗诉的可信度。

4. 抗诉案件再审开庭时,抗诉理由未得到充分阐述

据调查,检察人员出席再审开庭时,一般只宣读抗诉书,随后进行的法庭调查和辩论阶段,检察官在面对被申诉方及其对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书发表辩驳意见时,往往不能充分说明抗诉的根据和理由,这极大地影响了抗诉的效果。

5. 民事抗诉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到位

近年来,基层人民检察院每年都举行宣传月活动,但宣传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打击职务犯罪方面,对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的宣传不够深入。这使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山区的群众缺乏对民事抗诉制度的了解,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裁判也不知道可以向检察院申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抗诉的含义

    刑事抗诉的含义、法律依据、条件及程序。刑事抗诉是当被害人或公诉方对刑事判决有异议时,通过向上级检察院提起抗诉来实现对被告人的正确惩罚的诉讼行为。其法律依据为《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抗诉的条件包括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且有抗诉必要性。抗诉程序包括二审程序

  •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

  • 刑事诉讼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程序。抗诉的提出主要基于原裁判存在问题,如认定事实错误、证据不确实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抗诉与再审抗诉的区别,包括抗诉对象、权限、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抗

  •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刑事诉讼法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如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经特赦免除处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起诉的定义和刑事案件的起诉流程,包括起诉必须是有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此外,还提及了不同阶段的律师

  • 民事抗诉是事前还是事后监督?
  • 民事抗诉的范围有哪些
  • 共同犯罪认定错误刑事抗诉书提交给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