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再审的材料。人民法院设立立案接待窗口,负责审查和接受申请再审案件材料。当事人在立案大厅提交申请再审材料时,应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并按照提交登记表的顺序由接谈法官审查申请再审是否符合受理条件以及材料是否齐备。同时,当事人还应填写《民事申请再审诉讼材料收取清单》一式两份,并由接谈法官加盖人民法院收取诉讼材料专用章后返还一份清单。申请再审人还需要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当事人应妥善保存好材料收取清单。如果申请再审材料不符合条件需要补正,当事人在补正后再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时已超过2年期限,可以向法院提交该材料收取清单,以证明申请再审未超过法定期限。
当事人可以通过邮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再审案件材料。提交材料时,申请再审人应按照相关规定提供材料,并附上材料清单、送达地址确认书以及有效联系方式。为了方便快捷分案,申请再审人应在信封上注明提交民事申请再审案件材料的内容。同时,在信封上应注明来信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如果申请再审人以邮寄方式提出的再审申请符合受理条件,但材料不齐备或需要改正,应按要求补充或改正。
通过邮寄方式提交再审申请有两个优点。一方面,方便查询邮件是否签收;另一方面,如果材料被退回需补正或申请再审不符合条件等情况,在补正后,或以正确途径向有关法院或部门申请再审时,可以用来证明首次向法院申请再审的时间。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原审人民法院是指原来审结案件的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是指原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但从诉讼理论和审判实践来看,也应向原审法院或原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申请书副本。申请书应明确写明作出原审裁判的人民法院和裁判的编号、申请再审的理由及根据、申请再审的内容等。申请书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表达。当事人提交再审申请书,便于人民法院审查和决定是否再审。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再审申请书后,应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申请有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再审;否则,应当驳回申请。
根据再审程序的决定,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提审、指定再审或自行再审的裁定,并包括中止原裁判执行的内容。决定再审后,原裁判的执行被中止,但并非撤销原裁判。再审决定只是从程序上作出的决定,无法从实质上确定原裁判是否错误。只有经过再审审理后,才能确定原裁判是否错误。因此,再审案件不一定会改判。如果再审后认定原裁判无错误,应维持原裁判。如果事先已经撤销了原裁判,人民法院将处于被动地位。
中止原裁判执行的裁定必须由院长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的印章。裁定只能由院长署名,不能由其他人或审判组织署名。原审参与审理该案的审判人员无权参加再审,因此决定再审和中止原裁判执行的裁定不得由合议庭署名,而应由法院院长以法院名义署名。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进行再审程序时,应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案件必须采用合议制,不能采用独任制,即必须由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原合议庭成员不得参加新组成的合议庭,也不得参与再审案件的审理。此外,再审案件的合议庭不宜有陪审员参与,这是由再审案件的特点决定的。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程序。抗诉的提出主要基于原裁判存在问题,如认定事实错误、证据不确实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抗诉与再审抗诉的区别,包括抗诉对象、权限、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抗
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抗诉的流程。抗诉程序包括发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退回检察院,被告人无法联系时也要退回,并要求检察院补充证据。同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第二审法院应开庭审理的情形。另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开庭后一般两个月内会下达判决书,特殊情况可延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刑事诉讼法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如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经特赦免除处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起诉的定义和刑事案件的起诉流程,包括起诉必须是有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此外,还提及了不同阶段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