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二审判决应当成为终审判决。一旦判决书生效,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拒绝履行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判决生效的一年内向法院申请执行。
二审法院的判决同样需要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但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强制执行措施来执行其财产。对于拒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法院可以拘留,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判处徒刑。
对于连带责任的被执行人,不论先后顺序,谁具备执行能力就应当执行。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是检察院的职责,而不是受害人的权利。然而,如果您认为有必要,您可以提出控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二审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会通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等方式,在核实事实后,如果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也可以直接进行判决或裁定。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8条规定,二审法院可以根据以下情况直接判决或裁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7条,如果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需要重新审查原证据或当事人提出新证据,应当进行开庭审理。对于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案件,如果只是定性错误或适用法律错误,可以在询问当事人后直接裁定。
二审法院可以在本院进行审理,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审理。
根据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后的情况,可以分别进行以下处理:
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关于强制执行公证管辖法院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执行行为。介绍了关于执行管辖的范围、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及其条件范围、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程序等内容。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债权人申请执行证书的程序和法院处理申请执行的程序。同时,废止了之前的相关通知。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维护上诉制度、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方面的意义。该原则能消除被告人担心加重处罚的顾虑,保障其依法上诉和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有助于发挥上诉制度的作用,保证两审制的贯彻执行,促使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和法律监
法院判决书未执行的后果及相应的强制执行程序。内容包括申请强制执行流程、查询债务人财产、逾期还款的后果以及涉嫌拒不执行罪的处理。同时,也介绍了判决书丢失的处理方法,当事人可按步骤前往档案室查阅并复印判决书,需加盖有关部门印章确保效力。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和价值分析。该原则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消除其担心加重处罚而不敢上诉的顾虑,确保上诉制度的正常运行。此外,上诉不加刑原则也有助于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其适用范围包括被告人独立提起上诉的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的案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