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0条的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
当事人提供的新证据具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推翻原判决或裁定。
原判决或裁定所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原判决或裁定所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被证明是伪造的。
原判决或裁定所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过质证。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审理案件所需的主要证据,并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人民法院未进行调查收集。
原判决或裁定在适用法律方面确实存在错误。
审判组织的组成违法或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未回避。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其诉讼代理人的原因,未能参加诉讼。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
未经传票传唤,却作出了缺席判决。
原判决或裁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遗漏或超出了诉讼请求。
原判决或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涉嫌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者有枉法裁判的行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5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对于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提出。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审查。若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应当裁定进行再审;若不符合规定,应当裁定驳回申请。若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查期限,需由本院院长批准。
司法赔偿的要求及程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侦查、检察、法院等机关职务行为侵犯时,有权向侵权机关申请国家赔偿。文章详细列举了违法侵权行为,如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审改判无罪后的赔偿等。同时,也介绍了申请司法赔偿的程序,包括确认违法行为、向赔偿义务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维护上诉制度、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方面的意义。该原则能消除被告人担心加重处罚的顾虑,保障其依法上诉和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有助于发挥上诉制度的作用,保证两审制的贯彻执行,促使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和法律监
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一审程序包括起诉、立案、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宣判等环节,二审程序则包括立案、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等环节。在宣判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满,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
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因与万宝集团广州菲达电器厂等关于无单放货纠纷不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民事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案子。提审期间,菲利公司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销,最高法院撤销其当事人地位。原审中,菲达厂与艺明公司签订协议,约定出口货物及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