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人民法院是可以判处被告人死刑的,被判处死刑的,需要启动死刑复核程序,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那么,死刑复核下来多长时间执行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有所帮助。
死刑复核执行时间及程序
执行时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在7日内执行。然而,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暂停执行。
执行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应当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缓期执行期满后应当予以减刑。执行机关应当提出书面意见,并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经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执行命令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交付执行。然而,如果发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1. 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存在错误;2. 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3. 罪犯正在怀孕。一旦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次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如果是因为罪犯怀孕而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监督和记录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执行死刑的审判人员应当对罪犯进行身份确认,并询问是否有遗言或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如果在执行前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应当暂停执行,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后,应当公布执行情况,但不应示众。在场书记员应当记录执行死刑的过程,并将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死刑复核范围
审查案件事实
死刑复核的核心内容是审查、核实原审法院判处死刑的案件事实。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 被告人的年龄、责任能力以及是否正在怀孕;2. 原审判决认定的主要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3. 犯罪情节、后果以及危害程度;4. 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必须判处死刑,是否必须立即执行;5. 是否存在法定、酌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6. 其他需要审查的情况。
制作复核审理报告
复核审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案件的由来和审理过程;2. 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情况;3. 案件的侦破情况;4. 原审判决的要点和控辩双方意见;5. 经过事实和证据复核后的分析和认定;6. 合议庭评议和审判委员会的讨论决定意见。以上是关于死刑复核执行的相关内容。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需要在7日内执行,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执行可能会被暂停并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如果您面临复杂的情况,我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