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逐级报送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复查和核准的一系列步骤、方式和方法。这包括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案件和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在本文中,除非特别说明,死刑复核程序指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199条到202条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了集中的规定。
根据第199条规定,死刑需要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除了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死刑案件外,其他死刑案件都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对于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案件,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
根据第200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如果被告人不上诉,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如果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可以提审或发回重新审判。而对于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以及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因此,死刑复核案件需要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根据第201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案件,需要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而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
根据第20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必须由三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因此,死刑复核采用合议制,由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上述条款是《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全部规定,也是死刑复核程序最基本且效力最高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死刑复核的核心,其他关于死刑复核的法律及解释必须以此为基础,不得超越《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和精神。
死刑复核程序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 逐级复核:死刑复核案件需要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如果被告人不上诉,需要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以及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 合议制审理:死刑复核实行合议制,由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都需要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3. 核准权:死刑复核程序中,最高人民法院拥有核准权。除了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死刑案件外,其他死刑案件都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 死刑缓期执行:死刑复核程序中,涉及到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案件。这些案件需要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
综上所述,死刑复核程序在刑事诉讼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逐级复核、合议制审理、核准权和死刑缓期执行等法律特征。
控制死刑的学术主张和立法建议。随着废除死刑成为趋势,我国仍有较多的死刑司法现实,学者们开始反思并提出控制死刑的建议。虽然立法扩张增加了死刑适用条文和罪名数量,但司法方式限制死刑的适用成为新的希望。此外,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以集中控制死刑数量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在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和防止无法弥补的错误中的重要性。该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的单一特定性、适用时间的特殊性和适用方式的特殊性。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基于死刑的极端严厉且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确保司法公正并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并遵守少杀、慎杀的原则。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该程序包括复核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特点包括审理对象特定、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等。启动程序具有自动性,报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