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 开庭审理是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的程序

开庭审理是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的程序

时间:2024-09-14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659

严肃规范,确立法院权威,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与尊重

开庭审理是法官行使审判权、正确处理各种纠纷的一门艺术。法官的权威与法庭的环境、法官的形象、法官的业务素质和审判情况息息相关。要树立法院的权威,需要每个法官通过公正审理个案来体现。因此,法官在开庭审理案件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庭场所规范

法庭是审判案件的场所,规范的法庭可以增加威严气氛,产生权威的效果。除非有特殊需要,例如为了法律宣传或便民原则,选择特定场所开庭,其他案件应当在法庭开庭。庄严的法庭、审判员、书记员、当事人、证人、旁听人员等都有自己的法定位置,从心理上受到一定约束,才能更好自觉遵守各项纪律。

2. 着装严肃

法官应统一着装,少带饰物。法官应穿着统一、庄重的法官服,以传递强大、严肃、公正的权威信息。在开庭时,应穿法官服,通过法官服将严肃、公正的信息传递给当事人及旁听人员。法官不应穿着便装开庭,以免混同于当事人缺乏权威性,影响对法院的印象。

3. 准时开庭

法官应按时开庭,组织当事人开庭。准时开庭不仅体现纪律性,还能让当事人内心信赖法院。

4. 举止端庄

法官要在庭审过程中举止端庄,精神振作,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庭审中要关掉呼机、手机等通讯器械,不要随意出入审判庭。法官的行为举止往往成为当事人关注的对象,因此法官要注意自己的举止,避免给当事人对公正性产生怀疑。

开庭时使用法言法语及法律术语,是审判工作的强力武器

庭审语言是法官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主要工具之一。法官应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抑扬顿挫,体现出法官的秉公执法之风度。在庭审中,法官要注意言简意赅,语调适中,让当事人通过法官的言行产生信任感和对法律的敬畏感。法官的语言应当是法言法语,避免使用土语、俚语和含糊不清的语句,以保证当事人能够听清楚、听明白。

注重调解,运用巧妙的方法和技巧在僵持中化解矛盾

调解方法和技巧的推广,可以提高审判效率,减少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法官在调解中应取得当事人的信任,透视其真实想法,正确分清是非责任,提出合理方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在调解过程中,法官要注意观察当事人的细节,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善意地进行批评教育,以达到调解的目的。

控制情感,练就稳定的心理素质

审判的心理艺术是法官自觉有效地适用科学审判案件过程派生的,反过来又作用于审判实践的意识现象。法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做到正直、沉着、冷静、理智对待庭审中出现的问题,不让感情干扰裁判结果。法官要了解不同当事人的心理,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因势利导,解决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展开事故监督的情形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 检察院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内容

    刑事一审案件的审判程序,包括法院管辖一审案件的范围、决定开庭审理的条件、不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时期和法庭审判案件的阶段。

  •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
  •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
  • 刑事一审普通程序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