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 开庭审理是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的程序

开庭审理是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的程序

时间:2024-09-14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659

严肃规范,确立法院权威,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与尊重

开庭审理是法官行使审判权、正确处理各种纠纷的一门艺术。法官的权威与法庭的环境、法官的形象、法官的业务素质和审判情况息息相关。要树立法院的权威,需要每个法官通过公正审理个案来体现。因此,法官在开庭审理案件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庭场所规范

法庭是审判案件的场所,规范的法庭可以增加威严气氛,产生权威的效果。除非有特殊需要,例如为了法律宣传或便民原则,选择特定场所开庭,其他案件应当在法庭开庭。庄严的法庭、审判员、书记员、当事人、证人、旁听人员等都有自己的法定位置,从心理上受到一定约束,才能更好自觉遵守各项纪律。

2. 着装严肃

法官应统一着装,少带饰物。法官应穿着统一、庄重的法官服,以传递强大、严肃、公正的权威信息。在开庭时,应穿法官服,通过法官服将严肃、公正的信息传递给当事人及旁听人员。法官不应穿着便装开庭,以免混同于当事人缺乏权威性,影响对法院的印象。

3. 准时开庭

法官应按时开庭,组织当事人开庭。准时开庭不仅体现纪律性,还能让当事人内心信赖法院。

4. 举止端庄

法官要在庭审过程中举止端庄,精神振作,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庭审中要关掉呼机、手机等通讯器械,不要随意出入审判庭。法官的行为举止往往成为当事人关注的对象,因此法官要注意自己的举止,避免给当事人对公正性产生怀疑。

开庭时使用法言法语及法律术语,是审判工作的强力武器

庭审语言是法官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主要工具之一。法官应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抑扬顿挫,体现出法官的秉公执法之风度。在庭审中,法官要注意言简意赅,语调适中,让当事人通过法官的言行产生信任感和对法律的敬畏感。法官的语言应当是法言法语,避免使用土语、俚语和含糊不清的语句,以保证当事人能够听清楚、听明白。

注重调解,运用巧妙的方法和技巧在僵持中化解矛盾

调解方法和技巧的推广,可以提高审判效率,减少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法官在调解中应取得当事人的信任,透视其真实想法,正确分清是非责任,提出合理方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在调解过程中,法官要注意观察当事人的细节,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善意地进行批评教育,以达到调解的目的。

控制情感,练就稳定的心理素质

审判的心理艺术是法官自觉有效地适用科学审判案件过程派生的,反过来又作用于审判实践的意识现象。法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做到正直、沉着、冷静、理智对待庭审中出现的问题,不让感情干扰裁判结果。法官要了解不同当事人的心理,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因势利导,解决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起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条件

    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条件和概述。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特殊审判程序。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在于诉讼规律的要求,包括非开庭和开庭审理两种方式。非开庭方式适用于一审未上诉或上诉仅涉及法律适用和程序问题的案件;而开庭方式则适用于事实认

  • 军事法庭审理军人贪污案件的程序和规定

    军事法庭审理军人贪污案件的程序和规定。军事法庭依法审理,遵循《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在最高法的监督指导下行使审判权。其审判原则和制度保障公民法律平等,实行公开审判、辩护等制度。审理程序包括核查身份、开庭、宣布合议庭组成、询问是否回避等步骤,最后当庭

  • 刑事庭审程序

    刑事庭审程序的各个阶段,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以及评议和审判等。程序遵循《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旨在确保全面审理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并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开庭前,审判人员会与相关人员进行会议,了解与审判相关的问题并听取意见

  • 重构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

    监狱减刑和假释的提请程序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目前程序缺少权力制衡,不符合公诉权启动审判权的理论。建议重构减刑假释程序,由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减刑假释的提请权,将审理方式改为个案审理和公开开庭审理,并赋予罪犯相应的权利。法院裁定应送达检察院并接受其监督,

  •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 检察院审查决定书的内容
  • 法律对死刑复核报告的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