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12-16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的区别
抗诉机关不同
按照上诉程序提出的抗诉,由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提出;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提出。
抗诉期限的限制不同
上诉程序规定对判决的抗诉期限为10日,对裁定的抗诉期限为5日;审判监督程序没有规定限制时间,只要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或者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随时可以提出抗诉。
抗诉的对象不同
上诉程序提出抗诉的对象是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
法律后果不同
上诉程序提出的抗诉导致第二审诉讼开始;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导致再审,原来是第一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或抗诉;原来是第二审的案件,按照二审程序审理,所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和特点。特别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特定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的特殊审判程序,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基层人民法院和特定案件类型,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等。特别程序具有确认法律事实、无原告和被告、一审终审、审判组织特别以及不适用审判监督程
-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展开事故监督的情形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
检察院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区别
-
如何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