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规定在刑事案件审判阶段试点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范围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广东、四川、陕西八个省(直辖市),试点期限为一年。
除了特殊情形下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情况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案件、二审案件以及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此外,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也应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派驻的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办法》明确规定,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未履行通知辩护职责,导致被告人在审判期间未获得律师辩护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同时,法院未履行通知辩护职责,或者法律援助机构未履行指派律师等职责,导致被告人审判期间未获得律师辩护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法院应当重视律师辩护意见,并对于律师提出的辩护意见未予采纳的,应当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说明不予采纳的理由。此外,法院应当及时告知辩护律师重大程序性决定,并通过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向辩护律师公开案件的流程信息。
《办法》规定,辩护律师提出阅卷要求的,法院应当当时安排辩护律师阅卷,无法当时安排的,应当向辩护律师说明原因并在无法阅卷的事由消除后三个工作日以内安排阅卷。辩护律师可以带一至二名律师助理协助阅卷。对于经费问题,《办法》建议建立多层次经费保障机制,合理确定、适当提高办案补贴标准并及时足额支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同时探索实行受援人分担部分法律援助费用的方式。
浙江省早在2011年就将基层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等列入法院指定辩护的范围。此后,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九种情形下可以指派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浙江省法律援助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6年达到10723.36万元,辩护率保持在95.4%。
辩护证据的定义和作用,其指在诉讼中用来反驳控诉方指控刑事被告人有罪或罪重的证据。辩护证据还包括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证据。辩护证据与控诉证据的分类具有相对性,有时一个证据可能同时具有双重性。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补充起诉的定义和
如何查询案件是否移交至检察院的问题,包括向侦查机关询问和前往检察院查询两种方式。文章还介绍了案件移交检察院后的程序以及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等要求。对于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有需要,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可提供服务。
刑事辩护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代理手续提交时间。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应在开庭前十日通知辩护。从犯罪嫌疑人被第一次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起,其有权委托辩护人。办案机关需在特定时间内告知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委托辩护权利,并确保及时转达其委托要求。辩护人
老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及范围。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包括刑事诉讼辩护、赡养费、社会保险金、救济金等事务。申请对象需为经济困难或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并需提交相关材料证明身份、经济状况和合法权益。具体标准和要求请咨询当地司法局法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