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与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的,被告人进行赔偿后,被害人一般是不能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但赔偿协议违反自愿、公平原则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百零二条 和解协议约定的赔偿损失内容,被告人应当在协议签署后即时履行。
和解协议已经全部履行,当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证据证明和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第五百零三条 双方当事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已经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证据证明和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首先,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要符合刑事和解的要求,具体如下:
1、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
2、除渎职犯罪以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
不过,对于犯以上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即不适用。
其次,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被告人和被害人还要满足以下条件:
1、被告人
其要真诚悔罪,如果只为逃脱刑罚和解,经常法院审查确认的,会直接影响达成刑事和解协议。
2、被害人
被害人谅解了被告人,并且是自愿和解。如果被害人遭到他人胁迫,非基于自己的意思签订刑事和解协议,那么,被害人可以反悔,向法院提出异议。
最后,经司法机关审查,确认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
实际中,法院会通过以下审查刑事和解协议:
1、审查执行和解协议是否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道德;
2、审查被执行人是否具备履行和解协议的条件,是否存在被执行人利用执行和解拖延执行逃避执行的可能。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诉案件中被告不赔偿的后果。规定中,如果被告真诚悔罪并通过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双方可和解。但适用和解程序有限制条件,对于过去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人不适用。如果被告不赔偿,法院会认为其没有表现出悔罪态度,不会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刑事案件已受理、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等。起诉前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及证明损失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法院将按程序进行立案,特别提示附带民事诉讼的提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