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请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与该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争议。
当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时,如果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未作处理,当事人对该行政处罚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或变更该行政处罚,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其民事纠纷。
当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一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时,还作出行政裁决行为,责令或裁决被处罚人向被侵害人进行民事赔偿。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或民事赔偿裁决不服,或仅对民事赔偿部分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行政处罚或民事赔偿裁决部分,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取消或减少民事赔偿。被侵害人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加重对侵害人的行政处罚,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被处罚人增加民事赔偿。
当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对民事争议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民事权利义务给予了确定、认可、证明时,当事人可以在对该行政确认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重新确定、认可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例如,某县政府给甲颁发了宅基地使用证,乙认为自己已享有了该处宅基地的使用权,县政府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乙可以在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县政府给甲颁发的宅基地使用证的同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其对该处宅基地享有合法使用权。
例如,在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时,如果其中一方认为自己是因受到欺骗、胁迫而办理的结婚登记,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结婚登记,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解决双方的财产争议。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要件,包括诉讼的性质、范围和成立要件。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可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且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限于同一行为既违反行政法律又违反民事法律所引起的合并审理。其成立需满足诉讼产生原因和违反行政、民事法律两个要件。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刑事案件已受理、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等。起诉前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及证明损失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法院将按程序进行立案,特别提示附带民事诉讼的提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