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性

时间:2025-06-0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7841
所谓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按照笔者的理解,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应本案原告或者第三人的申请,受理与具体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争议,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合并审理的诉讼制度。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行政诉讼中不再仅限于单一的行政诉讼,而是包含了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

关联性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即它们之间存在关联性。具体来说,本来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可能引发民事争议,而行政权力的介入使得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交织在一起。因此,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解决民事争议必须依赖于解决行政争议。

主从性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行政诉讼处于主要地位,民事诉讼处于附属地位,如果没有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将不存在。没有附带民事诉讼并不会影响行政诉讼的成立。

目的特定性

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民事利益。在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他们起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民事利益。行政争议的解决只是他们寻求权利司法救济的中间环节,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寻求民事实体权利的救济。

当事人的特定性

附民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只能是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或第三人。行政诉讼的被告不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

分合性

从性质上讲,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行政部分和民事部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因此可以完全分开审理。因此,符合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就民事部分另行起诉,进行单独的民事诉讼。法院也可以将民事部分作为民事案件另行审理。即使将行政部分和民事部分合并到行政程序中,一般也不应将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混合进行审理,而应在行政争议审理之后再进行民事诉讼的审理。也就是说,附带民事诉讼的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在性质上是可以分开处理的。“混合进行诉讼活动容易导致法律关系的混乱,破坏诉讼程序的阶段性和完整性。附带民事诉讼的合并并非混合,而是在分开的前提下的合并,分开是在合并中出现的结果。”是否进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取决于行政相对人是否提起诉讼。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处调档的法律效力及申办须知

    公证处的法律效力、类型以及基本性质,同时介绍了申办公证时的注意事项。公证处调档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可以申请开具相关证明。公证处分为涉外民事类公证、国内民事类公证、涉外经济类公证和国内经济类公证等类型。在申办公证时,需提交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证书、需公证

  • 工伤认定申报条件

    工伤保险属地管理原则下的工伤认定申报条件。包括申报时限、申报表要求以及申报所需材料。在市内各类企业,职工因工负伤、死亡或职业病需按规定申报。不同性质的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程序不同,同时需要提供完整的申报表和多种证明材料。

  • 倒签提单的法律风险

    倒签提单的法律风险。短期倒签提单可以被接受,但时间过长存在风险。目的港的远近也影响倒签提单的适用性。侵权责任说对倒签提单定性不准确,应视为合同责任而非侵权责任。性质争议影响案件判决和当事人态度,以及判决的国际承认和执行。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法律适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特殊性,其既包含刑事诉讼性质又包含民事诉讼性质,旨在解决经济赔偿问题。在适用法律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遵循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调解应由人民法院主持,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不应参与调解。对于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

  • 定金的性质及约定
  • 合作协议
  • 高利贷押车是否违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