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政机关对环境污染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引发行政争议时,受害人有权在行政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解决相关的民事争议。这种民事争议可能是因为行政机关尚未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尽管行政机关已经作出处理,但受害方认为赔偿金额过低,要求增加赔偿金额。
如果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治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并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还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解决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有关的争议,这种案件也属于上述情形。
有人认为,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土地、河流、湖泊、草原等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的裁决不服,并要求撤销该裁决并确认权利归属于自己,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森林法第十七条、草原法第十六条等法律规定的精神,如果行政机关对这类权属争议的确权裁决行为违法被撤销,法院无权代替行政机关对民事权属争议进行裁决,只能判决责令行政机关重新作出确权裁决。因此,当事人不能就权属争议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法院一并解决民事争议。对于这种行政确权行为所涉及的民事内容不服的诉讼,不属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要件,包括诉讼的性质、范围和成立要件。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可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且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限于同一行为既违反行政法律又违反民事法律所引起的合并审理。其成立需满足诉讼产生原因和违反行政、民事法律两个要件。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刑事案件已受理、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等。起诉前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及证明损失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法院将按程序进行立案,特别提示附带民事诉讼的提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