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除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外,还解决被告人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赔偿问题的诉讼活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权人包括: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责任人包括: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例如被害人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失不属于赔偿范围。
原则上,附带民事诉讼应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提起。如果在一审判决宣告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不得再提起。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此外,如果经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支付赔偿,但被害人仍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被判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并同时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责任的被执行人应先履行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在执行财产刑之前,被执行人应先偿还其正当债务。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湖南省XX县人民法院处理的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撤诉案件。自诉人XX因被告人XX的故意伤害行为提起控诉,并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在审理过程中,自诉人因双方已和解处理为由提出撤诉申请。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裁定准许自诉人撤诉。同时,介绍了附带民事诉讼
交通肇事致死民事不赔偿的解决办法。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人家属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赔偿。若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提起诉讼。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也可提起公诉并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当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刑事被告人及其他共同致害人、被告人的监护人、遗产继承人等,并阐述了刑事附带民事主次责任的意义,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保护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