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平分吗
时间:2023-10-14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如果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受害人有损害的,是可以要求当事人予以民事赔偿的。受害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如果有多个受害人的,涉及到分配的问题,那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平分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主体范围
原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请求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主体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任何公民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在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以侵害人身权利为对象的犯罪中,被害人当然只能是自然人。但在盗窃、贪污、抢劫、故意放火等犯罪活动中,被害人应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 当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等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时,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当被害人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近亲属是与死者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通常享有继承被害人财产的权利。
-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指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通常是刑事诉讼的被告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应当赔偿物质损失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可能不是承担刑事责任的被告人。
- 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其父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相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指定。
- 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这种情形主要是指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被交付法院审判,有的被告人被公安机关作出劳动教养处理或行政拘留处分,有的被告人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
- 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和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 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成年被告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如果其亲属自愿代为承担,应当准许。
赔偿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解释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如下:
- 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包括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 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追缴或责令退赔。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构成犯罪,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 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中止或终结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中的死亡赔偿金支持问题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
侵财案件中的民事责任
《民法典》生效背景下侵财案件中的民事责任问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因犯罪分子的破坏遭受财产损失时,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但精神损失赔偿不予受理,被告人非法占有或处置被害人财产,应依法追缴或责令退赔。追缴和退赔情况会影响量刑情节的考虑。
-
交通事故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经济能力等因素。同时,文章指出了我国现行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局限性,包括精神赔偿适用范围有限、不同法规赔偿标准不一等问题,特别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局限性。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刑事案件已受理、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等。起诉前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及证明损失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法院将按程序进行立案,特别提示附带民事诉讼的提
-
未成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会留档案吗
-
刑事附带民事答辩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