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该分析败诉的原因
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即依照法律规定理应败诉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服判,并且争取与对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商定判决的具体执行步骤,争取对方当事人放弃某些判决中确定的权利。反之,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明显有错误,或者原审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应考虑提起上诉的问题。
2.应全面考虑,决定是否上诉
如果出现前述应考虑是否上诉的情况之一的,则应慎重、全面考虑,以决定是否上诉。在决定是否上诉时,通常可以做如下考虑:
(1)有无实体改判的可能。
(2)有无经济负担能力。
(3)有无经济价值。
3.要特别注意上诉期限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提起上诉,但是上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起。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即使上诉理由再充分、要求再合理,也不可能引起第二审程序,更不可能通过二审程序改判,因此,一审判决书送达后,当事人应注意上诉期限,决定上诉的应在上诉期限内及时上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范围、时间、对象和财产保全等方面的问题。主体资格包括被害人、近亲属和法定代理人等。范围主要是人身权利和财物损失。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第一审判决前提起。对象包括刑事被告人、共同致害人和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等。同时,为了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刑事案件已受理、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等。起诉前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及证明损失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法院将按程序进行立案,特别提示附带民事诉讼的提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会留档案的问题。在中国,被判刑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会留下案底,即犯罪记录。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相关犯罪记录会予以封存。调解是处理此类案件的方式之一,以自愿合法为前提,达成调解后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