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对于民间借贷案件发现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经济犯罪的,是否适用“先刑后民”的原则?一种观点认为,应当遵循“先刑后民”的基本原则,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民事案件应当驳回起诉或中止审理。第二种观点认为,“先刑后民”只是刑民交叉时的处理方式之一,并非基本原则。在民间借贷案件涉及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经济犯罪的情形下,除民间借贷的事实审查需要依赖刑事案件审理结果的外,刑事与民事案件应该分别立案审理,根据刑事与民事的不同实体法规范作出相应的处理。我们同意第一种观点,同时考虑到该类情形并不符合民事诉讼法驳回起诉的法定要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涉嫌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应当向侦查机关移送犯罪嫌疑线索、材料,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原则上应当裁定中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侦查机关不予立案侦查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结后发现涉嫌犯罪且侦查机关已经立案侦查的,应当中止执行,等待刑事犯罪案件侦查与追赃结果。
2.借款合同与保证合同的效力认定。
关于借款人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出借人起诉保证人的,法院应否受理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借款人被判处刑罚并不必然导致主合同无效,相应地,保证合同亦应有效,保证人仍应承担保证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刑法属于强制性法律规范,主合同因违反刑法规定,必然也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无效合同的情形,保证合同也相应无效,保证人应承担无效保证的法律责任。我们同意第二种意见,借款人涉嫌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被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出借人起诉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借款人的借款行为已经被人民法院认定构成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出借人起诉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保证合同无效,并依据担保法第五条的规定,确定保证人的民事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范围。此类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旨在赔偿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其优势在于同时解决刑事和民事赔偿问题,节省诉讼成本。此类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并由同一法庭审理。在刑事案件尚未审判前,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它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涉及民事权益的争议的方式,法律适用上除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外,还适用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其范围包括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和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告人的赔偿情况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涵盖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等,财产损害赔偿则是犯罪行为导致的财物损失和必然引发的经济损失。被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审理时间通常在两个月至六个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流程。实践中采取“刑民并审”原则,遵循“先刑后民”的顺序进行审理。涉及敏感类案件如人身伤害,法院会先行组织调解。审理期限通常为两到三个月。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法官主持调解过程并制作调解笔录,双方签署后调解书生效。如违约,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