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常常会听到大家提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刑事犯罪都可以提及?诈骗罪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吗?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诈骗罪是否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
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不受理提交的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原因是诈骗罪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虽然《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受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害人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一审判决以前都有权申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然而,问题出在2000年最高法颁布施行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只有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情况,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显然在诈骗案中,被骗的钱并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这种情况属于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追缴和退赔程序
根据《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5条,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的情况下,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也就是说,并非任何刑事案件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例如,像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等,在犯罪过程中造成了受害人人身伤害、物品损害的情况下,可以就医疗费、误工费、交通、食宿、物品损害价值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不需要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经济犯罪案件中的财务追回程序
在诈骗案等经济犯罪案件中,受害人追回损失的财务经历以下程序:第一,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察、预审、提起公诉前的阶段进行追赃;第二,在法院立案后但审理前,被告人被要求退赔。然而,如果追赃不成功,受害人往往无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此自认倒霉。而如果另行提起民事索赔,还需要支付诉讼费用,而被告人刑满释放后是否能够赔偿则是未知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则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第102条,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采取保全措施,如查封、扣押或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时,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根据第103条,人民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可以进行调解,或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或裁定。根据第104条,附带民事诉讼应当与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程过于拖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