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在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开始,直至归档保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传送程序。
会计凭证传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会计凭证的传递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确保各个部门和人员对经济活动负有相应的责任,并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会计凭证的传递能够确保会计记录的及时性,使得单位能够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动,为后续的会计处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会计凭证传递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和方法应能够满足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确保会计凭证的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遗漏或滞后等问题。
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每一种凭证的传递程序和方法,考虑到不同凭证的特点和传递环节的需要,以确保会计凭证能够顺利传递并得到妥善处理。
为了有效保护会计凭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会计凭证的保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以防止凭证的散失和损坏,确保凭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会计凭证的封面应注明单位名称、凭证种类、凭证张数、起止号数、年度、月份、会计主管人员、装订人员等相关事项,并由会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员在封面上签章。
会计凭证应加贴封条,以防止凭证被抽换或篡改。原始凭证不得外借,特殊情况下如需复制,必须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并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并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和盖章。
当原始凭证较多时,可单独装订,但应在凭证封面注明所属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和种类,以便于后续的查阅和管理。
严格遵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不得任意销毁凭证,直到保管期满后方可进行销毁处理。
凭证装订的要求和方法。凭证厚度应控制在1.5-2厘米之间,以方面放置和核查。装订以月份为单位,工具材料包括铁锥、装订机、线绳等。采用角订法装订时,需要在凭证的左上角画等腰三角形,并打眼儿、穿线、打结。最后,在侧脊上书写相关信息,装订人签名或盖章,凭证
制单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制单方式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目前复式制单方式较为普遍。复式制单方式能全面反映资金运动,体现内在规律,并有助于检查账户处理正确性。会计制单人在填制记账凭证时,需要注意摘要清晰、业务内容真实等要点,并遵循相关规定。
会计工作岗位的分类及职责分配。会计岗位包括机构负责人、出纳、财产物资核算等11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应进行分离,如钱账分管和会计开票原则等,确保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审计实质性测试的主要工作,包括实物盘点、凭证抽查、账户余额核实、记录核对、资产和负债函证、计算结果复算以及查询有关人员等。审计人员进行这些工作的目的是确保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审计人员还需要进行其他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