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 > 什么情况下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什么情况下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时间:2023-10-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4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案件中,对于一些身份较为特殊的人们,由于案件的需要我们一些人会要求回避或者被要求回避等,这都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案件,使案件更为的一些不会造成偏袒等,那么对于什么情况下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很多人有疑问,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回避权

一、回避的情形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参与诉讼活动的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发现负责本案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书记员存在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时,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申请上述六种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诉讼活动。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回避的条件包括: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2. 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4.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会影响公正处理案件;5. 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或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

二、申请回避权

申请回避权是诉讼当事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当事人可以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如果他们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当事人申请回避时,应当说明理由,并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得知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的决定。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需要当事人的授权才能直接享有申请回避权。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而不得办理该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恶意透支信用卡法院刑事判决书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信用卡诈骗案的刑事判决书。被告人彭某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起诉,涉及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两张信用卡,欠款金额较大。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彭某某的父亲替其偿还了所有欠款和费用。法院根据证据和案情,对彭某某进行了判决。

  • 刑事诉讼中回避的处理办法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处理办法。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提出回避要求,涉及检察官和法官应立即停止工作等待上级决策。回避要求的处理程序需提交给法院院长或相应机关决定。回避决定作出后,应换人参与侦查、起诉和审判。驳回决定的申请人有权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诉讼

  • 回避申请的提出及处理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当司法人员与案件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关系时,应自行回避。如果未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回避申请的处理程序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的回避申请,被申请回避人员在决定作出前应暂停参与

  •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规定。明确指出了需要回避的情形,包括与当事人有关连、存在利益关系等。同时,规定了相关人员不得接受请客送礼和违规会见。回避决定由相应负责人做出,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及申请复议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 一、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定罪数额及追诉标准
  • 回避的适用情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