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 > 刑事案件家属授权范围

刑事案件家属授权范围

时间:2023-12-06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481

刑事案件中家属的授权范围

一、犯罪嫌疑人的委托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犯罪嫌疑人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则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三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此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押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其监护人或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一旦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委托,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二、家人涉嫌犯罪被抓家属的应对措施

1. 收到刑拘通知书后的处理

如果家属收到刑拘通知书,说明侦查机关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家人可能已经涉嫌犯罪。刑拘通知书会向家属透露以下信息:(1)家人涉嫌的罪名;(2)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的身份;(3)侦查期限。在侦查期限内,公安机关最长可以拘留十日,检察机关最长可以批准逮捕十四日。家属收到刑拘通知书后,可以准备一些钱和衣物送到被拘留的地方,并且及时委托律师为家人提供法律帮助。

2. 送衣物等物品的具体步骤

家人被刑拘后,刚进入看守所会感到非常痛苦和无助。因此,建议家属前往看守所为被拘留人员存钱,并且顺便给他们带些衣物。家属可以在看守所的接待室里存钱。

3. 委托律师介入案件

家人被刑拘后,家属应尽快委托律师介入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遭受刑讯逼供等不当行为,他们可以在会见律师时向律师详细说明情况。律师可以代表犯罪嫌疑人向检察院等部门提出控告。如果事实属实,通过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将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4. 与被拘留人员的会面

在刑事案件中,除非法院判决生效,否则家属是不能与犯罪嫌疑人见面的,只有律师才能会见。因此,家属在被拘留人员被刑事拘留后,应尽快委托律师。只有这样,律师才能及时会见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的情况。

5. 警惕被骗情况

在家人被刑拘后,家属在开销上应慎重,特别要警惕那些以疏通关系、花钱放人等名义诈骗钱财的人。家属应认识到,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能否破案是其内部考评的核心内容,刑事拘留是为了侦破案件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因此,除了金钱损失外,更重要的是耽误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因此,家属应第一时间寻求律师,让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刑事案件辩护人的责任及要求

    刑事案件辩护人的责任和要求。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辩护人需按照法律程序了解案情、调查和收集证据,尊重客观事实,提出相关证据和辩护意见。辩护时需以事实为

  •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和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的数量限制。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辩护人,而执行刑罚或被限制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负责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诉讼代理人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 刑事案件中的委托辩护权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