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是一种法定的活动,由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在现代社会,诉讼是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司法权通过诉讼活动得以实现,从而达到解决社会纠纷、实现法律正义的目的。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刑事诉讼的中心问题是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的问题。刑事诉讼与其他诉讼相比,在诉讼形式及程序上有着重大区别。
刑事诉讼是国家权力的主动行使,具有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刑事诉讼通常采取国家调查和国家公诉的方式主动发动,区别于民事和行政诉讼是由有关的社会个体发动。刑事诉讼涉及国家权力的广泛使用,包括对人的强制措施和对物的强制措施。国家权力的广泛使用是刑事诉讼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但必须对权力行使的限度加以确定,以保证诉讼的公正性。
刑事诉讼不是司法机关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有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参与。诉讼当事人包括刑事被告、附带民事原告和被告,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为了保证犯罪追究程序的公正,刑事诉讼必须按照诉讼的规律原则和制度进行,包括确认诉讼双方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确认裁决者中立、独立,只服从法律、采用兼听各方意见而且具有可监督性的公开听证程序等。
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由于刑事诉讼涉及的利益重大以及诉讼针对的社会冲突的尖锐性,依法进行诉讼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司法机关必须依照刑法规定正确评断被告人行为的性质,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度实施诉讼行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也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采用法律规定的方式,遵照法律规定的手续进行诉讼活动。只有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活动才具有法律效力。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范围。此类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旨在赔偿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其优势在于同时解决刑事和民事赔偿问题,节省诉讼成本。此类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并由同一法庭审理。在刑事案件尚未审判前,法
刑事裁定的定义、作用、格式和要素,并给出了一份刑事裁定书的范例。刑事裁定是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诉讼程序或实体问题作出的处理决定,旨在确保诉讼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障被告人的权益。刑事裁定书包含案件信息、被告人信息、裁定内容、裁定理由、裁定决定、送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