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第一起犯罪事实的定性持有异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行贿罪需要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并且获得不正当利益。被动给予行为是指在国家工作人员主动要求、索取财物的情况下,被动交付财物。如果被迫交付财物是因为被国家工作人员勒索,但本人并未实际获得不正当利益,那么就不构成行贿罪。
对于本案,被告人张××是在朱××的安排下给予于××2万元。这一点在起诉书中得到了认可,并且在张××和于××的供述中也得到了证实。
然而,根据法院复印的全套卷宗材料,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张××在朱××的安排下被动给予于××2万元,并且实际获得了不正当利益。因此,辩护人认为被告人张××在朱××的安排下被动给予于××2万元的行贿罪证据不充分,应当不予认定。
(二)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第二起犯罪事实的定性持有异议。
起诉书指控的第二起犯罪事实是被告人张××在朱××的安排下被动给予于××8万元。这一点在起诉书中得到了认可,并且在张××和于××的供述中也得到了证实。
然而,根据卷宗证据,并没有证据证明张××在被动索贿的情况下实际获得了不正当利益。因此,辩护人认为被告人张××在朱××的安排下被动给予于××8万元的行贿罪证据不充分,应当不予认定。
(三)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第五起犯罪事实的定性持有异议。
在本案中,张××具有双重身份,一是自然人个人,二是**公司的经理。张××以支付工程款的名义安排单位会计从单位账上支付给朱××20万元。根据具体的身份,本案涉嫌的罪名可能是行贿罪或单位行贿罪。不同罪名会导致适用的主体和承担的责任发生变化。
综合本案,张××是以支付工程款的名义安排单位会计从单位账上支付给朱××20万元。如果这种行为构成行贿,应该定为单位行贿,而不是行贿。
(一)被告人张××系自愿认罪,可以从轻处罚。
本案中,被告人张××在被执行拘留当日就主动书写了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实,并在接受侦查机关的讯问时如实供述。从侦查阶段到庭审,被告人张××对其罪行供认不讳,没有拒不认罪、翻供等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第三条第七款以及我国的刑事政策,被告人张××自愿认罪应该从轻处罚。
(二)被告人系初犯,此前没有前科劣迹,建议从轻处罚。
被告人张××是初犯,之前没有任何刑事犯罪或行政处罚记录。在犯罪前,被告人张××表现良好,是一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他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希望能够从轻处罚,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从其具体的犯罪情节来看,其主观恶性较小。
(三)就本案的量刑,辩护人还想提请法庭注意的问题。
张××在之前从事土方工程,并且在承接徐州市水利工程局的土方工程后,工程质量合格,并没有出现质量问题。朱××的供述也证实了这一点。张××在任徐州市水利工程局**公司经理后,每年都向水利工程局上交利润指标,并解决了部分员工的就业问题。辩护人请求法院在量刑时考虑这些情节,建议对张××从轻处罚。
综上所述,被告人张××自愿认罪、初犯,有多种从轻处罚情节,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小。辩护人请求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张××从轻处罚,并判处缓刑。
以上为辩护意见,供合议庭参考,谢谢!
辩护人:xx
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如何开具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证明,包括无违法违纪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应用。无违法违纪证明用于证明个人在居住地区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无犯罪记录证明则适用于特定情形,如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政审、吸收新党员政审等。文章还规定了不列入证明范围的情形,如征兵政审、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是否公开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宣告判决的过程必须公开进行,不论当庭还是定期宣告,判决书均需送达相关当事人、检察院、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因此,即使案件不公开审理,其宣判仍然需要公开。
刑事案件中辩护人的必要性,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案件等特殊情况下的辩护人参与。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辩护人的范围和参与方式,包括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委托辩护人的情况、盲、聋、哑人或精神病人的案件等。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委
犯罪记录查询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公众无法查询有犯罪记录的个人信息,只有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才有权查询。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封存,不能被随意查询,而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则可以被查询到。文章还解释了什么是刑事犯罪记录,包括其定义和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