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庭审质证中,被告人的供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始终供认不讳,庭审时供词与侦查起诉阶段供词相一致,并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2. 只有其他旁证材料证明被告人有罪,在侦查及审查起诉阶段被告人始终不承认自己有罪。
3. 在侦查及起诉阶段供词变化较大,其他旁证材料也难以确证。
针对上述三种情况,辩护人在庭审质证时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在第一种情况下,辩护人应根据事实与法律依法履行辩护职责。在第二、第三种情况下,辩护人则应充分利用庭审发问及质证技巧以去伪存真。
辩护人的职责是充分利用庭审调查时赋予的发问权、质证权,挖掘被告人拒绝交代的合理成分。辩护人应注意,旁证材料未经庭审质证,不能直接作为定罪的证据。因此,辩护人应通过发问与质证,使案件真相逐一明了。
同案犯因与被告人存在利害关系,其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供词应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在被告人拒绝承认有罪的情况下,同案犯证实其有罪,需要通过庭审发问与质证,揭示同案犯供词不真实的一面。
辩护人应充分利用庭审发问与质证,否定同案犯的供词,并从中发现矛盾之处,抓住有利于被告人的辩护素材。同时,可以要求公诉机关对证据予以补强。
质证时,控方常常使用带瑕疵的证据材料。其中常见的瑕疵包括:
1. 侦查人员采取非法手段获取的供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在审问未成年人、聋哑犯罪嫌疑人或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时,未按规定通知其家长、监护人或教师到场,或未提供适当的翻译人员。
3. 讯问笔录修改或更正时,未经被告人签字或按指印。
4. 对被告人在侦查阶段的申辩和反证未及时核查、处理。
对于上述带瑕疵的证据,辩护人应明确指出其违法性,并要求其不作为定案的根据。
质证意见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质证主体通过各种证据方法,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采取询问、辨认、质疑、说明、解释、咨询、辩驳等形式,旨在形成特定的证明力,从而对法官的内心确信产生作用的一种诉讼活动。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其刑事责任而进行的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管辖地,以及针对犯罪地的定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审判人员的回避制度、被告人的辩护与代理资格,以及审判人员和法院工作人员的亲属在担任辩护方面所受到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范围、时间限制及刑事案件的律师收费标准。犯罪嫌疑人可委托一至两名律师担任辩护人,且需及时通知办案司法机关。不得担任辩护人的人员包括被宣告缓刑和刑罚未执行完毕者、现职人员等。律师费用需与律师
走私犯罪辩护律师的收费标准以及走私石油和燕窝的量刑问题。律师收费受案件复杂程度、律师资质和经验等因素影响。走私石油和燕窝的量刑则依据涉案金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文章还列举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罚措施。
刑事辩护的概念及策略。刑事辩护是通过法律手段为被告提供有利证据与理由,对控告进行反驳与辩解,旨在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的当事人都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刑事辩护是司法体制的关键环节,植根于尊重人类尊严的理念,明确在依法判定有罪前,被告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