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直接送交主张权利文书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
(二) 发送信件或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
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
(三) 金融机构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
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
(四) 下落不明并发布公告
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
(一) 死亡并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
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
(二) 丧失诉讼行为能力且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
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
(三) 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且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四) 不可抗拒的事由导致不能参加诉讼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
(五) 依赖另一案审理结果的情形
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
(六) 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申请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申请人因某种原因向法院申请中止审理某案件,并列举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理由。此外,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刑事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包括发生时间、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等方面的不同。
多年前的欠款能否追回的问题。需要采取法律行动解决,并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二年,但也存在特殊情况。超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若自愿履行则不受时效限制。在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止或中断并重新计算。
我国继承法中关于代位继承权的顺序及相关规定。继承顺序包括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以及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继承权诉讼时效的规定,包括知道权利被侵害后的诉讼时效期限以及中止和中断的处理原则。
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超过期限且没有正当理由,诉讼请求可能被驳回。但存在特殊情况,如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仲裁时效可因不可抗力等原因中断或中止,并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