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能否强制治疗
时间:2024-05-3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做出犯罪的行为触犯刑法的,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一般是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的,那么未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能不能强制治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未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能否强制治疗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如果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决定由人民法院作出。如果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应当起草强制医疗意见书,并将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如果人民法院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之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精神病人犯罪要负什么刑事责任
判断涉嫌犯罪的精神病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类型来判断: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判断精神病人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的关键在于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能力不能根据行为人的供述或办案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而必须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予以确认。对于因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进行强制医疗。
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和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精神病人。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这种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能像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样完全不承担刑事责任。然而,这种人作为精神病人,其刑事责任能力毕竟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对这种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对强制医疗的规定存在执行主体问题
刑事诉讼法对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存在的问题。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尚未明确,引发了公安机关和其他机构是否应作为执行主体的争议。不明确执行主体可能导致职责不清,使得被强制医疗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因此,需要迫切确定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以便有效执行强制医疗决
-
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审理程序。强制医疗适用于公共卫生危机情况、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等。适用对象是实施了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适用条件包括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符合医学上的精神病成立标准等。审理程序方面,
-
刑事拘留期限及法律规定
精神病人犯案,其监护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因其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担。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
-
强制医疗执行主体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02、303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
-
强制医疗算是刑罚吗
-
强制医疗诉讼程序怎么走
-
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无需强制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