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诉解释》第五百三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被申请人如需出庭,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其身体和精神状态,若认为可以出庭,应当准许其出庭。被申请人在法庭调查和辩论阶段,有权发表意见。由此可得知,强制医疗程序也要分为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
本案中,魏*刚(化名)梦到自己妻子与她公司的老板有染,于是持刀将公司老板扎伤。魏*刚被提起申请强制医疗,盘锦市兴隆台区人民法院最终决定准予强制医疗。
魏*刚,今年45岁,是盘锦兴隆台区的居民,长期患有精神疾病,病情时好时坏。然而,他一直怀疑自己43岁的妻子背着他有男女关系,但一直没有确凿证据,因此无法发作。
今年年初,他在梦中发现,原来和妻子有染的人竟然是妻子所在公司的老板。再加上妻子经常加班不能按时回家,更加激起了他的愤怒。于是,3月14日,魏*刚因妻子回家晚,带着匕首来到妻子工作的公司,要求老板澄清事实。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魏*刚追逐公司老板,将其脸部扎伤(轻伤)。公司报警后,魏*刚被警方抓获。经司法鉴定,魏*刚患有精神分裂症,在作案时没有辨认控制能力,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办案法官介绍,法庭上,双方就魏*刚的病情发展、既往发病状况以及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展开了激烈辩论。检察机关提交了大量证据,就强制医疗申请和魏*刚可能具有的社会危险性进行了论证。
经审理后,法院认为,魏*刚实施了暴力行为,对他人造成轻伤,严重危害了公民人身安全。根据法定程序,魏*刚被鉴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且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因此,符合新《刑事诉讼法》第284条关于强制医疗的条件,法院决定对被申请人进行强制医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决定进行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此处的复议并非二审程序的启动。
另外,《刑诉解释》第五百三十条第二款规定,被申请人如要求出庭,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其身体和精神状态,若认为可以出庭,应当准许其出庭。被申请人在法庭调查和辩论阶段,有权发表意见。由此可知,被申请人可以选择不到庭参加审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时,应当出具强制医疗意见书,并将其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由此可知,强制医疗的启动程序可以通过检察院的申请方式或法院的决定方式进行。
中国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且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如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后不负刑事责任且存在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可以实施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由人民法院做出,并规定了相关的审理程序和告知程序以及“
强制医疗程序的对象及适用条件。根据法律判决,[姓名]被判处强制医疗。该程序适用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他们可能因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适用条件包括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达到犯罪程度,具有严重人身危险性,且符合医学上的精神病成立标准。
强制医疗的法律依据和审理程序。对于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且经法定程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继续危害社会的情况,可以采取强制医疗措施。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和决定,公安机关负责执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审理程序,包括合议庭审判
强制医疗的概念和范围,介绍了强制医疗的定义以及包括性病、吸毒、精神病、传染性公共疾病等在内的主要适用范围。同时,详述了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措施,包括决定机关、启动主体和程序等。强制医疗的启动可通过检察院申请或法院决定的方式进行。此外,也强调了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