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医疗措施的启动主体
时间:2024-08-14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强制医疗是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精神病人的一种约束性措施,虽然精神病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有再实施暴力行为的可能的,是可以进行强制医疗的。那么,强制医疗措施的启动主体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强制医疗措施的启动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经法定程序鉴定后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存在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强制医疗措施。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为人民法院,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具体而言,人民法院负责作出强制医疗决定书,公安机关负责执行该决定。
强制医疗的审理程序
在修订前的刑事诉讼法中,公安机关决定强制医疗的程序不透明,甚至无需进行听证。而在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86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由于强制医疗的适用与行为人的人身自由以及判断是否符合第284条规定的三个要件直接相关,因此采用合议庭的审判组织形式更有利于保证案件质量。该条的第2款规定了强制医疗程序的告知程序和“强制代理制度”。由于被申请人或被告人患有精神疾病、缺乏诉讼技能甚至受到人身限制,很可能无法有效参与审理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告知程序和“强制代理制度”是必要的程序设计和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为确定被申请人是否符合强制医疗的条件,应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审理应查明以下事实:1)是否存在违反刑法禁止的行为,包括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和其他相关情况,以及该行为是否属于暴力行为,是否危害了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了公民人身自由;2)被申请人是否实施了该行为;3)被申请人过去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在实施该行为时精神病的程度和性质,是否处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状态;4)被申请人的精神病是否可能使其继续危害社会;5)是否应适用强制医疗措施以及应采取何种强制医疗措施。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院决定继续强制医疗是否允许申请复议
法院在强制医疗方面的决策流程以及强制医疗程序的特点和救济途径。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强制医疗程序旨在保障公共安全并对精神病人进行必要的医疗,具有适用对象的有限性、决定依赖医疗机构的专业意见等特点。被强制医疗的人或其
-
强制医疗执行通知书
强制医疗程序的对象及适用条件。根据法律判决,[姓名]被判处强制医疗。该程序适用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他们可能因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适用条件包括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达到犯罪程度,具有严重人身危险性,且符合医学上的精神病成立标准。
-
关于董某强制医疗案的代理意见
董某强制医疗案的代理意见。董某因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在发病期间实施暴力行为,被指定为强制医疗的被申请人。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代理人认为公诉机关对董某的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同意依法对其进行强制医疗,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帮助其恢复健康。
-
刑事强制医疗的条件
刑事强制医疗的条件和流程。对于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如果存在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实施强制医疗。公安机关发现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精神病人,应移送给检察院,检察院再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同时,也讨论了正常人被误抓走强制医疗的救济方
-
强制医疗的法律规定
-
强制医疗的条件和程序
-
强制医疗决定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