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医疗特征

时间:2020-05-2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369
虽然说精神病人不用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仍然有再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的,是需要进行强制医疗的。那么,强制医疗特征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1.适用对象的特殊性。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4条的规定,我国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是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2.适用措施的强制性。与自愿性住院医疗不同,强制医疗的适用具有显著的强制性。即如果行为人符合强制医疗的法定适用条件,不论本人或其家属是否同意,只要经人民法院决定都应强制入院,在专门的医疗机构中接受监护隔离和康复治疗。

3.适用目的的双重性。强制医疗的曰的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积极康复治疗,使被强制对象恢复健康、改善精神状况,从而达到维护精神病人身体健康利益的目的;二是通过强制性医疗,消除被强制对象的人身危险性,使其不再对社会公众构成威胁,从而实现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和谐有序的目的。

强制医疗程序的性质

按照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作为一种《刑事诉讼法》的特别刑事诉讼程序,本质上是对精神病人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的一种社会防卫措施。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在“特别种类程序”中专章规定了“保安处分程序”,强制医疗要对精神病的人身自由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虽然强制医疗并不是刑罚,但毕竟是对人身自由进行了限制需要由法律作出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对强制医疗的规定存在执行主体问题

    刑事诉讼法对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存在的问题。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尚未明确,引发了公安机关和其他机构是否应作为执行主体的争议。不明确执行主体可能导致职责不清,使得被强制医疗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因此,需要迫切确定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以便有效执行强制医疗决

  • 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审理程序。强制医疗适用于公共卫生危机情况、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等。适用对象是实施了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适用条件包括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符合医学上的精神病成立标准等。审理程序方面,

  • 刑事拘留期限及法律规定

      精神病人犯案,其监护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因其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担。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

  • 强制医疗执行主体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02、303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

  • 强制医疗算是刑罚吗
  • 强制医疗诉讼程序怎么走
  • 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无需强制医疗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