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强制医疗 >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流程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流程

时间:2023-09-29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441
生病了就应该要去看医生,但有些人并不肯去治疗,或因为病情影响而不愿意治疗、不肯配合治疗等等,要是在受刑罚,就会按照刑事强制医疗进行处理。那么,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流程是怎么样?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流程的法律要求

申请

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首先需要进行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这是正确适用强制医疗的前提。鉴定的目的是确定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实施危害行为时是否具有责任能力,并决定其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司法机关的职权。

审批

然后,鉴定结论需要经过审批才能生效。审批的目的是确保鉴定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并保证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只有经过审批的鉴定结论才能作为刑事案件的依据。

通过

一旦鉴定结论经过审批通过,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就可以接受强制医疗治疗。通过强制医疗,旨在治疗精神疾病,防止再次危害社会,并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

就医

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接受强制医疗期间,需要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这些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以确保犯罪嫌疑人或罪犯能够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问题

缺乏统一的鉴定标准

当前我国缺乏统一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标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对精神疾病和精神病人的判断存在差异,导致同一案件被反复鉴定,浪费司法资源,使当事人长时间处于诉讼之中。

鉴定机构缺乏权威性

目前我国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机构没有形成具有权威性的体系构造。法律规定除了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外,符合条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从事司法精神鉴定工作。这导致鉴定机构选择无序,鉴定重复,鉴定运行混乱,鉴定结论缺乏权威性。

控辩双方权利不平等

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启动程序中,控辩双方的权利存在不平等。只有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有权启动鉴定程序,并且还有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权利。而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只有申请权,没有决定权。这导致双方在启动鉴定程序的权利上存在实力悬殊,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

质证程序缺乏规定

我国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缺乏系统的规定。虽然我国将鉴定结论作为独立的证据类型,并规定鉴定人应当接受控辩双方或当事人的发问,但没有明确规定鉴定结论的开示程序和交叉询问程序。鉴定人不出庭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鉴定结论难以产生质证的效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

    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管辖、启动、检察院的审查处理以及法院对强制医疗申请的审查处理。该程序适用于个人实施暴力行为、被鉴定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以及可能继续危害社会的情况。管辖分为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启动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发现与移送、检察院的申请和

  •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首先,介绍了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的背景和现状,强调了需要医学、法律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其次,指出了精神病鉴定主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接着,提出了法院在审理中如何有效组建合议庭和后续救济的建议。最后,提出

  • 强制医疗程序的开庭审理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医疗程序的开庭审理流程。当对精神病人采取强制医疗措施时,需由人民法院决定,并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公安机关在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时,可采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审理中,人民法院需通知相关当事人和法律援助机构,确保被申请人或被

  • 强制医疗的条件和程序

    强制医疗的条件和程序。条件包括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并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属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具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程序包括鉴定程序、告知权利以及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申请。旨在保护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同时

  • 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
  • 公安能启动强制医疗程序吗
  • 强制医疗是终身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