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和解程序 > 轻伤案的刑事和解原则

轻伤案的刑事和解原则

时间:2020-05-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610
在发生纠纷或是进行诉讼时,通常会先调解解决。不仅民事案件可以和解,一些刑事案件也可以和解,特别是情节较轻的刑事案件。那么轻伤案的刑事和解原则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平等自愿的原则。平等指的是加害人和当事人在协商过程的机会平等、地位平等。自愿指的是双方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检察机关在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不得强迫当事人的意愿,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在被害人同意和解之后,检察机关应予以调查,被害人同意经济赔偿是正当的自愿想法还是由于当事人的威逼利诱和某些外力迫使做出决定。如果被害人不同意和解,检察机关也应该尊重被害人的最终决定。

2、合法性原则。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13年一月一日起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了总则,更加注重保护被害人的切身权益。同时,增加了规定特别程序,减少了刑事和解过程的摩擦。加害人应该受到与其刑事责任、承受能力相应的惩罚,当事人不应利用加害人害怕被送进监狱等类似恐慌心理对其提出无理的要求。

3、公平公正的原则。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影响刑事和解制度公平公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有无赔偿能力,而是监督机制的落实。没有赔偿能力的加害人难以获得当事人的原谅,被判刑罚相对较重,而有赔偿能力的加害人在调节者的劝说下和当事人的强硬态度下做出“破财挡灾”的举动,情况严重时当事人收了钱却反悔签署和解协议书,被害人的权益必受到损害。

4、考虑利益的原则。传统司法重视对加害人的惩罚上,刑事和解制度努力关注当事人通过刑事程序获得的经济赔偿和精神慰藉,获得有利于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间的情感沟通的效果。刑事和解制度在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基础上考虑到社会利益。刑事和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轻刑罚的内涵,和解过程中衍生的有钱人的专利想法,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和解程序及其规定

    刑事和解程序及其规定。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进行了专门规定,涉及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刑事和解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犯罪案件,并有利于维护被害人利益、矫正犯罪、改善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降低诉讼成本等。文章还包含了一个具体的刑事和解协议案例。

  • 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法律效力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 刑事案件和解的阶段

    刑事案件和解的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处理方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减轻刑事责任。对于不同阶段的刑事案件,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都有相应的和解后的处

  • 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及条件

    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及条件。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从宽处理。刑事和解的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认罪、双方自愿,并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如未成年人和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案件,但不适用于国家工作人

  •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
  •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刑事和解的程序理解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