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三项规定,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适用范围有所限制。
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进行调解。然而,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其人身或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则不适用调解。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普通侵占罪。然而,侮辱罪和诽谤罪如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则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范围。
人民法院对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选择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诉。
对于自诉人要求撤诉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如果经审查认为自诉人是出于自愿的,应当准许撤诉;如果经审查认为自诉人是被强迫或威吓等原因,不是出于自愿的,则不予准许撤诉。
调解应当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进行,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利益。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刑事自诉案件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没有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判决。
人民法院裁定准许自诉人撤诉或者当事人自行和解的案件,如果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应当立即予以解除。
如果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准许中途退庭,人民法院应当决定按自诉人撤诉处理。
如果自诉人是二人以上,其中部分人撤诉,不影响案件的继续审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刑事案件和解的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处理方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减轻刑事责任。对于不同阶段的刑事案件,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都有相应的和解后的处
刑事案件的和解程序及适用条件,明确了犯罪性质、公私案件和恶意行为的限制范围。和解程序需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审查,确保真实性和自愿性。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从宽处罚,但不放纵犯罪行为。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关系,推动社会和谐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包括双方自愿和解情况、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及赔偿情况、被害人谅解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的区别,自诉案件代理人享有更多诉讼权利,包括申请回避、和解撤诉和上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