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是修改后刑诉法所增设的制度,该制度对于和解适用的条件、适用的案件范围、参与刑事和解的主体以及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都作出了规定,但是有些规定较为模糊,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完善:
首先,在当事人双方进行协商,最后达成和解协议时,损害赔偿问题是关注的重点。然而,修改后的刑诉法并没有对和解赔偿的具体标准作出规定。在实践中,由于加害人的经济基础、被害人经济状况,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赔偿数额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专家认为,在刑事和解中,赔偿损失的数额可以参考民法中的规定,对财产损害的赔偿可以参照民法中的赔偿标准确定。当然,如果当事人双方协商达成的赔偿数额高于赔偿标准,检察机关在审查后应予以确认。
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了达成协议后的法律后果,却没有规定不履行协议的制裁措施。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的处理包括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和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两种情况,因此对于和解协议效力的确定,也应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第一种情况是,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和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可以作为附加义务。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按照和解协议履行义务,检察机关可以撤销不起诉决定,重新向法院提起公诉。
第二种情况是,对于达成和解协议后,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建议的案件,应由法院审查和解协议的效力,保障和解协议的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民事赔偿,实质上是一种民事赔偿协议,类似于民事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因此,对和解协议效力的认定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对调解协议效力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和解协议的效力应由法院认定,法院判决后,如果加害人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确定的义务,可以由法院强制执行。
在实践中,对于轻伤害案件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
在实践中,对于未成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和解问题的明确规定。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侵犯人权罪和侵犯财产罪,在被害人获得满意的赔偿和道歉后,可从轻处理被告人。但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有限制,如仅限三年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类过失犯罪不适用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和解协议书是需要全面履行的,如果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五百零二条 和解协议约定的赔偿损失内容,被告人应当在协议签署后即时履行。因此,一些刑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因为已经获得被害人的谅
2010年 月 日 时,本案犯罪嫌疑人 因琐事与甲方发生冲突,共同将甲方殴打致伤。现其均已被刑事拘留。鉴于本案犯罪嫌疑人系一时冲动造成甲方伤害,且事后均有悔过意愿,现乙方又自愿代替其一次性向甲方支付¥10000000作为经济赔偿。鉴于此,现甲乙双方经过共同协商,并在
刑事和解在西方被称之为“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简称VOR。通过主动的与受害人进行沟通,加害人以向受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赢得受害人的谅解,而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并予以认真履行。通过刑事和解,能较好的使国家、加害人、受害人的利益得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