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附条件不起诉 > 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时间:2024-03-3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862
在刑事案件中,一般触碰到刑法的案件,相关的公安机关或者是当事人都会选择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的,但是也有一些特例是不用进行起诉的。那么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条件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会在下文给您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法定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法定不起诉是指当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如果某行为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认定为犯罪。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检察院不能提起诉讼,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根据中国《刑法》第76条、77条的规定,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诉,因为犯罪分子对社会已无危害,没有必要再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特赦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或国务院的建议,经过审议决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凡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特定犯罪人免除刑罚的,公安机关不得立案侦查,检察机关也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对于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和侵占等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及其他有告诉权的人不提出告诉,或者提出告诉后又撤回告诉,人民检察院依法作不起诉处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意味着失去了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终止刑事诉讼。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相对不起诉,即酌定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情形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犯罪嫌疑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事处罚的

根据《刑法》第10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犯罪嫌疑人是聋哑人或盲人

根据《刑法》第19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是聋哑人或盲人的,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1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根据《刑法》第22条的规定,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

根据《刑法》第24条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检察院在确认犯罪嫌疑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后,还必须在犯罪情节轻微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考虑适用不起诉。人民检察院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犯罪目的和动机、犯罪手段、危害后果、悔罪表现以及一贯表现等因素,只有在确实认为不起诉比起诉更为有利时,才能做出不起诉决定。

证据不足不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此种不起诉的前提是案件必须经过补充侦查。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有权在起诉与否之间做出自主选择,因为证据不足属于不具备起诉条件的情况,因而不能提出起诉。因此,“可以”一词的表述并不准确,科学的表述应为“应当”。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则》,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或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如果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如果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如果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存在矛盾,且无法合理排除这些矛盾,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如果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办理免于起诉申请

    免予起诉的概念、决定及条件。免予起诉适用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依法自主决定。免予起诉的条件包括犯罪行为构成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以及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情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免予起诉决定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包括制作免予起诉决定书并公开宣

  •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 被害人证据不足怎么办

    刑事案件中证据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应作出不起诉决定,解除相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对于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应当撤销案件或不起诉等。同时,公安机关应当侦查收集证据,法院则应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判决

  • 认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犯罪认定所必需的四个要件:犯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还介绍了刑事案件不起诉的三种情形,包括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每种情形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摘要完毕。

  • 一、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
  • 基层人民检察院管辖哪些刑事申诉
  • 刑事案件赔偿了还会判刑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