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任国家领导人实行刑事豁免权,是一种国际通例。我们应从两方面去理解它。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宪教授介绍说:“一方面,它是针对职位而不是针对某个人而设置的。也就是说,不管他是谁,只要处在国家元首的这一职位上,一般都能享受司法豁免。其目的是保证国家元首职权的正常行使,维护国家的利益,也是确保国家处于安定稳健的轨道上持续运作的需要。”
陈*宪进一步阐释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义是“法律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刑事豁免权是法律赋予国家领导人的一项权利,很多国家都写进了宪法。因此,在任的国家领导人享有的刑事豁免权,并不是一种超越法律的特权,而且它对各个国家的司法审判程序也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前面提到的弹劾制度,以及刑事豁免权只适用于在任期间的法律限制,都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主权豁免是国家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不对他国的国家行为和财产进行管辖。
一国法院非经外国同意,不受理以外国国家为被告或国家行为作为诉由的诉讼。
一国法院非经外国同意,不对外国国家代表或国家财产采取司法执行措施。
国家豁免权的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及政府的各种机关都享有国家豁免权。
有权行使主权权利并以该身份行事的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或国家政治区分单位也享有国家豁免权。
国家机构、部门或其他实体,但须它们有权行使并实际在行使国家的主权权利。
以国家为代表行事的国家代表也享有国家豁免权。
免予起诉的概念、决定及条件。免予起诉适用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依法自主决定。免予起诉的条件包括犯罪行为构成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以及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情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免予起诉决定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包括制作免予起诉决定书并公开宣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内容,其中甲方和乙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被详细阐述。甲方需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规,提供必要资料,协助乙方了解安全规章制度等。乙方则需遵守甲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面负责施工安全,建立安全体系和制度,配置专职安全员,并落实教育培训等。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国家的兵役制度,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且情节严重。其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士兵等,且必须是故意违反规定,出于直接故意构成。无论行为人的动机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