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是指由公安司法机关向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有关机关实施的诉讼行为。它是发生在送达主体和送达对象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定,送达的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而送达的对象则是诉讼参与人和有关机关。
因此,诉讼参与人之间递交诉讼文书或者向公安司法机关递交诉讼文书的行为,并不符合法定意义上的送达。
送达的内容主要是诉讼文书,其中包括公安司法机关制作的传票、通知书、不起诉决定书、起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此外,诉讼参与人制作的自诉状副本、附带民事诉讼诉状及答辩状副本、上诉状副本等诉讼文书也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进行送达。
送达的方式和程序是法定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只有依法进行送达,才能产生法律效力。送达是一项严肃的法律活动,是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诉讼任务的切实完成。
只有收件人按时收到诉讼文书,才能了解其中的内容,按时参加诉讼活动,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某些诉讼文书只有按照法定程序送达收件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例如,当事人收到一审判决书后才开始计算上诉期限。同时,有些诉讼文书会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例如,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收到人民法院的传票,就必须按时出席法庭。如果没有收到传票,则有权拒绝出庭。
因此,严格执行法律关于送达的规定非常重要,以确保诉讼文书能够及时送达收件人,保障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益。
本文是一份河南省社旗县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涉及被告人潘某涉嫌拐卖儿童罪的案件。公诉机关指控潘某在2002年将亲生男婴出售给胡某锁,并提供了供述和证人证言作为证据。潘某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持异议,但表示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才做出这样的行为,并请求从宽处理
刑事立案通知书是公安机关告知犯罪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而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和必经程序。刑事立案通知书的格式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首部包括文书名称、填报单位和
立案决定书是一种法律文书,其格式包括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和发文字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
(一)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担任辩护人或者代理人;(二)在民事、行政诉讼程序中,担任代理人;(三)代理调解、仲裁;(五)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六)解答有关法律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其他文书。其他案件的代理律师,需要向监狱在押罪犯调查取证的,可以会见在押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