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罪刑事判决书
张某某犯窝藏罪一案
文号: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法院
公诉机关获嘉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张某某,女,1973年9月6日出生,汉族,小学文化,本县史庄镇人,因涉嫌窝藏于2010年3月3日到获嘉县公安局投案,同日被取保候审。因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同年6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月18日被取保候审。
获嘉县人民检察院以获检监诉(2010)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某某犯窝藏罪,于2010年12月1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审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获嘉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陈*春、刘*岭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某某等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检察机关指控,2009年9月,被告人张某某明知钱*军等人涉嫌犯罪,仍为他们安排居住场所,提供钱物作为生活费用,帮助他们逃避侦查。检察机关同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窝藏罪,要求依法判处。
被告人张-光对对指控的事实无异议。
经审理查明:2009年8月间,被告人张某某明知钱*军、李*喜、刘*华、常*稳(均因涉嫌犯罪被羁押)等人涉嫌犯罪,而为他们安排居住场所(贾*鹏家),并为其提供生活费用,帮助他们逃避侦查。
认定依据:
1、被告人张某某到公安局投案,供述了2009年8月8日,钱*军、刘*华、李*喜为躲避调查他们的犯罪,藏在贾*鹏家,她本人也赶到那里,住了一夜,后又在那里住了几天,他们几个人一直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她本人有一次给过贾*鹏一百元钱让买菜,还买过一条烟,另还给李*喜500元钱。
2、贾xx证,张某某丈夫李*收被刑拘后,其和李*喜、钱*军、刘*华害怕牵连自己躲在他家住了二十多天,张某某拿有200元钱让买菜用。
3、刘xx证,是张某某安排他们几个住贾*鹏家,吃是贾*鹏掏钱有时常*稳、张某某也丢钱。
4、李xx证,在贾*鹏家被抓住,和常*稳、张某某、钱*军、刘*华在这住有20多天,张某某还给其500元钱让几个人花,还给买过一回馍。
5、钱xx证,张某某把李*喜、刘*华都叫到了贾*鹏家商量,她说谁被公安局抓住是自己的事,别管别人的事,当时被抓住。
6、被告人身份、户籍证明。
本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安排了隐瞒处所、提供财物、帮助逃匿,其行为已构成窝藏罪,且窝藏多人属情节严重,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罪名成立。被告人张某某犯罪后能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是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归案后,确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张某某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缓刑考验期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如不服本判决,可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判长马*艳
审判员崔*海
审判员冯*娟
二O一一年元月十九日
书记员李*玉
立案的概念、流程及相关法律依据。立案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文章以一个租房纠纷案例为载体,解析了立案的条件和流程,包括存在犯罪事实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两个方面。同时,引用了相关
刑事上诉状的定义、意义及格式要求。刑事上诉状是被告、被害人等在一审裁决不服时,向上级法院提出要求重审的法律文书,对推动二审法院坚持正确裁决或纠正错判具有重要意义。格式要求包括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基本信息、上诉请求和理由等。
王xx作为上诉人,申请撤销一审法院作出的行政裁决书的事宜。上诉人认为被上诉人xx县规划局存在行政不作为的问题,要求被上诉人履行职责。案件涉及居民反映的规划问题以及被上诉人的法定职责履行情况。上诉人希望通过上诉,撤销一审法院的裁决并要求被上诉人履行其职
离婚二审中不能缺席判决的情况,并介绍了相关的上诉流程和上诉状的撰写方法。在离婚二审中,如果一方想变更抚养权,可以通过申诉来实现。如果情况复杂,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