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罪上诉状
时间:2023-11-2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秩序的行为在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下都会构成犯罪。但是还是可以上诉,进行申诉,减轻刑罚的。刑事犯罪不同于民事纠纷一旦确认为刑事犯罪相关行为人是要依法接受刑事处罚的。那么怎么样上诉,怎么样在妨害公务罪的情况下上诉状,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妨害公务罪上诉状
一、上诉的权利
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可以以书状或口头形式进行。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在得到被告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提起上诉。上诉期限为十日,自收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计算。
二、妨害公务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同样,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也适用上述规定进行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同样适用上述规定进行处罚。若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然适用上述规定进行处罚。此外,根据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也适用以上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三、妨害公务罪的缓刑宣告
对于妨害公务罪是否能够宣告缓刑,需要根据具体案件进行分析。如果判决结果属于三年以下的刑罚,那么有可能宣告缓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根据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在宣告缓刑的情况下,根据犯罪情况,还可以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然需要执行。
四、结论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妨害公务罪的刑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判决结果属于三年以下的刑罚,有可能宣告缓刑。但宣告缓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同时宣告缓刑可能会附加一些限制。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还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需要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逃逸罪上诉书
白XX因交通肇事逃逸罪上诉一案。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在量刑和民事赔偿主体认定上存在错误。量刑方面,虽然认定白XX具有自首等法定从轻情节,但判决仍偏重;民事赔偿方面,白XX作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应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而一审法院却判令雇员承担
-
警察着便衣且未表明身份,打了他会构成犯罪吗
警察着便衣未表明身份被打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打伤警察涉嫌妨害公务罪,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若暴力袭击正在执行职务的警察,处罚更严厉。同时,打警察构成故意伤害罪,需承担经济赔偿。最终判决以法院宣判为准。
-
刑事上诉状理由
刑事上诉状的理由及相关规定。首先阐述了上诉权的行使不受限制,并介绍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二审抗诉的两种情况。接着描述了上诉期限,包括不服判决、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以及申请抗诉的期限。最后,还说明了上诉期限的计算方式。
-
导读
立案的概念、流程及相关法律依据。立案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文章以一个租房纠纷案例为载体,解析了立案的条件和流程,包括存在犯罪事实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两个方面。同时,引用了相关
-
上诉人申请撤销一审行政裁决书并要求被上诉人履行职责
-
离婚二审不能缺席判决的,你们可以通过申诉来变更抚养权
-
刑法修正案九:新规定对暴力袭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