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提起告诉人民法院才予处理的案件,包括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和侵占案。这些案件与被害人的切身利益相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有权提起诉讼。如果被害人放弃追诉权,司法机关不能主动追究。因此,这些案件只能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而不能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被害人有权提起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即案件性质、情节、危害较轻,被害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的案件。这包括故意伤害案,非法侵入住宅案,侵犯通讯自由案,重婚案,遗弃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和侵犯知识产权案。
被害人有权提起公诉转自诉案件,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这一规定赋予被害人对自己有一定证据证明的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以起诉权,有利于改变被害人告状无门的状况,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这类案件实际上是由公诉案件转化而来,被称为“公诉转自诉”案件。被害人对此类案件提起自诉时,应提供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的对某案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例如不立案、不起诉决定书等。
自诉案件中的“私了”及其法律意义。“私了”指的是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自诉人撤回自诉。被告人应分析自诉状中的指控事实,认真悔罪,赔礼道歉并赔偿,争取自诉人撤回自诉。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私了”有明确法律支持。当自诉人不同意时,被告人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
自诉案件的提起程序,包括自诉人提出诉讼请求的方式和内容、法院立案决定的时限和书面通知方式。文章还介绍了自诉案件的调解与和解方式以及追诉时效的相关内容。
刑事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包括案件来源、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审查程序、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以及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公诉案件由国家公诉机关提起,犯罪性质较严重;自诉案件由被侵害的公民个人提起,犯罪性质多数不严重。两种案件在审查程序、诉讼
刑事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权在诉讼过程中对自诉人提起反诉,而反诉的规定适用于自诉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6条规定,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