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诉案件中,公诉人代表国家,以被告为追究对象,利用国家力量进行追诉。尽管被告人在法律形式上与公诉人处于平等地位,但其诉讼手段很难与公诉人对等。相比之下,自诉案件中当事人地位平等,手段对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并适用自诉的规定。因此,在自诉案件中,原被告的诉讼地位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换的,这也是与公诉案件的重要区别。
考虑到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重要性,以及个别公民诉讼能力的有限性,由国家机关,主要是检察机关援助自诉,是现代自诉制度的一项普遍性原则。这种援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当检察官认为原自诉案件涉及社会公众利益或被害人遇到特殊情况难以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时,该案件可以由其提起公诉或承担诉讼。例如,在德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76条和第377条的规定,如果符合公共利益的条件,检察院可以对原属于自诉案件的犯罪提起公诉。法院认为应当由检察官接管自诉案件的追诉时,应向他移送案卷。检察院也可以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的任何程序阶段中以明确的声明接管自诉案件的追诉。在英国,自诉案件的范围较广,但检察机关有权在诉讼进行的任一阶段参加诉讼或接管诉讼。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于重婚等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无法有效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情况,检察机关也可以根据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或有关单位的控告按公诉程序进行追诉,从而体现了对自诉的国家援助。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自诉案件代理词的撰写要求。自诉案件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刑事自诉状,如自诉人无法书写,可口头告诉法院并由法院记录。代理人需出庭保障自诉人权益。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被告人吴某和李某的重婚罪行为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包括破坏家庭和睦、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产生社会不
自诉案件的受理程序。人民法院在收到自诉状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立案并通知自诉人。对于犯罪事实清楚且有足够证据的自诉案件,法院应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自诉人无法提供证据,法院应说服其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文章还涉及共同侵害人、反诉的条件等相关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自诉担当的不同原因。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台湾地区的自诉担当原因主要关乎自诉人自身或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