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时,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相关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其送交监狱执行刑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未成年犯则应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执行机关应及时收押罪犯,并通知罪犯的家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按照规定会见亲属和监护人。
1、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每个月可以回家一至两天探亲,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普遍,很少有看守所或拘役所执行这一规定。因此,亲友往往需要到看守所进行探视。
2、亲友探视的时间由各地的看守所规定,有的看守所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即可探视,有的看守所需要收到法院送达的《执行通知书》后才可探视。因此,建议提前与看守所联系,了解清楚探视规定后再前往,以免白跑一趟。
3、根据监狱法等相关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有探监权。然而,现在大部分监狱和看守所也允许朋友进行探视。
4、探视有具体的探视日,不同的看守所规定的探视日不同。有的看守所每周设定一个探视日,除此之外的时间不可探视;有的则每周设定两个或更多的探视日。不过,目前的做法一般是除了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他时间都可以探监。
5、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判决生效是指一审宣判后的10天内,当事人没有提起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法院判决书生效。如果是二审判决,判决书一经作出即为生效。
6、在探视在押人员时,需要携带身份证件(如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或者证明与在押人员关系的户口本。没有身份证件的人将不被允许进行探视。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以及在法律框架下的犯罪是否应被判定为犯罪的问题。《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家属或监护人需严格看管和医疗他们。对于女性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有特殊规定保护其权益。在处罚时会考虑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问题。文中提到了立案侦查的标准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包括个人和单位非法吸收存款的不同数额标准和情节。此外,对于大量收取会员费的行为,如果涉及非法集资,则构成非法集资行为。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会考虑案发前后归还部分资金和是否用于正常
朋友母亲在下班回家路上被摩托车撞了,大脑严重受伤,送医院后没抢救过来,肇事司机是个聋哑人,赔偿能力也很有限,这个能算工伤么?
朋友母亲在下班回家路上遭遇摩托车事故导致大脑严重受伤的情况。律师指出,即使肇事司机是聋哑人且赔偿能力有限,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因此,对于类似情况,受害者家属可以考虑申请工伤认定来获得相应的赔偿和补偿。
我国刑事诉讼中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对于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被害人或被不起诉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院将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被害人可据此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此程序确保了申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