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对于法庭纪律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一修改是基于1998年司法解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新的规定,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纪律:
在庭审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需要服从法庭的指挥,并且遵守相应的法庭礼仪。
在庭审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不得进行鼓掌、喧哗、哄闹或者随意走动等干扰法庭秩序的行为。
除经人民法院许可的新闻记者外,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不得在庭审过程中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通过发送邮件、博客、微博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
旁听人员在庭审过程中不得发言或提问。
在庭审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不得进行其他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为什么规定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庭审情况呢?这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原因:在实践中,个别诉讼参与人利用电脑、手机等设备“直播”庭审情况,试图引发舆论关注、炒作,从而制造“舆论压力”,这种行为显然干扰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审判的权威性。此外,诉讼参与人不专注于庭审,无疑违反了职业道德,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未经许可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通过发送邮件、博客、微博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的行为,审判长有权决定暂扣存储介质或相关设备。如果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律师严重扰乱法庭秩序,被强行带出法庭或处以罚款、拘留,人民法院应当通报司法行政机关,并可以建议依法给予相应处罚。如果辩护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被强行带出法庭或处以罚款、拘留,但被告人自行辩护的情况下,庭审将继续进行。如果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被告人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况,庭审应当宣布休庭。
需要说明的是,在征求全国法院意见的过程中,有关法庭纪律的规定曾引发争议。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并经过综合考虑各方意见,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最终公布的解释对其中容易引发争议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或删除。
爷爷的犯罪记录对孙子报考公务员或申请入党的影响。文中指出,如果孙子没有加入这些政治背景相关的活动,爷爷的犯罪记录对其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但报考公务员和申请入党时,政审环节会审查家庭背景,爷爷的犯罪记录可能导致孙子政审不通过。文章还介绍了直系血亲的定义
未成年杀人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问题。审查中遇到的问题包括证据材料欠缺或矛盾,以及户籍证明权威性受挑战。审查原则包括准确查明年龄、有利于被告人、实事求是、灵活适用。审查方法包括审查书证、听取供述和辩解、调取证人证言以及慎重运用骨龄鉴定。完善未成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归案时是否能开庭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若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但在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仍可开庭审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网上开设赌场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我国关于治安处罚的案底能否消除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无论是违法记录还是犯罪记录,都不会消除,也不会自动消除。案底指的是有犯罪记录或行政处罚记录,这些记录会被公安机关等保存。在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这些记录将伴随当事人终生。但普通单位或个人无法查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