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网络时代的审计风险类型有哪些

网络时代的审计风险类型有哪些

时间:2024-08-29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68
网络审计风险指的是审计人员利用网络技术对有关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意见的可能性。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网络时代的审计风险与防范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网络时代的审计风险类型

(1)电子数据被非法拷贝、篡改和删除

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电子化并以磁介质为主要存储载体,这为舞弊者或攻击者对原始数据进行非法修改和删除提供了可能性,且不留下篡改痕迹。这将导致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无法保证,给审计监督带来了风险。

(2)审计线索减少或消失

审计线索减少或消失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运行间的断电和死机等故障;二是计算机病毒破坏;三是人为的毁损;四是程序处理错误或网络传输信息故障。

(3)黑客入侵和数据失窃

计算机黑客经常利用IP地址欺骗攻击网络系统,以获取重要的商业秘密和数据资源。黑客会伪装为源自内部主机的一个外部站点,利用技术进入目标系统窃取或破坏数据。

(4)权限职责分离不恰当引起内控失灵

在网络环境下,如果对数据维护、系统管理和数据输入、数据核对确认等岗位不作适当的分离,就会有人利用网络的弱点故意修改数据、舞弊或窃取秘密信息以获取利益。

二、网络时代的审计风险防范

1、应用审计软件,对相关网络系统进行实时跟踪

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网络系统进行评价,并利用专用的审计对比软件,将存放于数据库不同地址的同一种数据进行自动比较,以形成相应的记录文件,并对有差异的文件数据进行详细审查。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的自动检测数据库软件和恢复软件进行审查和评价。再次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异常贸易,通过网络进行预警提示,以降低审计风险。

2、建立审计服务信息库

审计人员可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容量信息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最新动态和以前审计的档案信息,以便以后开展审计时查阅和运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审计的风险。

3、加强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审计

在网络中运行,信息的安全性即可靠性和保密性构成了审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首先要审查网络系统职责分离情况,确保不相容职责必须分离。其次要分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网络结构,以确认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再次要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容错处理机制、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保密技术,以评价其系统安全性的等级,从而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4、加强内外部安全控制机制,配备可靠的硬件设备

可以增加防火墙设备、数据加密及路由加密设备,增加备份硬盘等。同时,建立安全的运行环境,为会计系统建立一个相对开放且安全级别较高的专用局域网,合理设置多层加密关口和防火墙,以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还要确保网络系统职责分离,以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5、完善软件的设计,提高网络通信效率和效果

降低减少或消失审计线索的可能性,降低软件出现异常错误的可能性。选取性能优良的网络操作平台和网络传输配套设备,选择基于优良数据库开发平台的会计软件,提高软件使用者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改进数据录入技术,采取扫描录入,使用自动转账功能,保持数据的正确完整。

6、建立健全网络审计的法律环境

由于网络时代社会的信息化加大了社会的不确定性,法律在规范社会经济秩序、控制社会的不确定性上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网络经济中法律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作为一个经济服务领域,审计首先要充分利用和维护已有的法律体系来指导审计工作,以维护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其次,审计服务还要处处体现其独立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规范网络审计的审计准则来规范审计行为。就新的审计准则而言,必须做到既有独创的一面,但又不能离开传统的一面,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其独创性主要表现在规范审计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为中心的一整套制度,这些制度具有新经济的网络特色。另外,虽然网络审计与传统审计准则具有明显的区别,但其在审计独立性、客观公正以及审计的职业道德等方面仍然类似于传统审计,并且有时还离不开实地审计的参与,所以在制定网络审计准则方面可以适当沿袭仍适用的传统审计准则。有了上述网络审计法律环境的保证,网络审计的运作将更加规范,更有保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补偿办法中规定的工伤补偿标准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发展情况

    中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新破产法在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上有所突破,法院审判工作紧密相关。破产案件类型多样化,包括企业法人破产案件和其他组织破产清算。法院配备了专业破产合议庭和破产审判业务庭以保障破产案件审判质量。虽然我国破产案件数量相对较低,但破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担保人的作用及担保范围

    担保人在保证合同中的作用、担保范围、保证人资格的特殊规定、可充当保证人的类型以及保证的方式。担保人在债务到期债务人无法偿还时,需承担偿还责任。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等。不同形态的组织和个人在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可充当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 审计方法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