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违法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当事人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为违法所得。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认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范围、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可以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案件仅有两类:贪污贿赂重大犯罪案件和恐怖活动重大犯罪案件,其他案件不适用该程序。在上述两类案件,也不是毫无条件地适用嗨必须要满足以下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后一年内不能归案的,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上述案件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检察院方可向法院提出申请,依法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应由犯罪地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市一级检察院,向对应的中级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如被告人系在审理过程中死亡的,原审理法院也可受理申请。
没收违法所得的财产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应当予以没收的财产:
(1)违法所得:实施犯罪行为取得的财产及其孽息,如贪污、受贿所得等。
(2)涉案其他财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持有的违禁品、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为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应当予以没收的涉案其他财产。违禁品如非法持有的枪支弹药等。“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之表述,即是将该类财物严格限定于供犯罪所用且系本人所有的物品。虽是供犯罪所用,但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财物的,不在本程序规定的没收之列。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自己所有的房屋作为预谋、策划犯罪的聚集点时,该房产将来即可能会作为涉案其他财产被依法没收。
没收违法所得的定义和实施方式,包括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剥夺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财物。追缴和处理违法所得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违法所得的计算需要准确查证,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并遵循“全面调查、客观公正”的原则。缴纳方式包括当事人自愿缴纳
行贿金额达到多少元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行贿金额达到元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属于违法行为。行贿金额在一万元以上应追究刑事责任。若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满足特定金额和情形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包括向多个人行贿、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严重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关于违法所得的追缴权问题,涉及法律依据、行使追缴权的机关以及执行机关的观点等。同时,还讨论了违法所得的认定条件,包括获取手段的违法性和违法所得的经济价值等。建议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明确违法所得的执行权归属于人民法院,由执行机构负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