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违法所得数额"指的是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中获得的利润金额。
违法所得是指行政相对人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活动,即实施了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获利额。
没收非法财物是一种行政机关采取的无偿收缴违法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违禁品和其他财物的处罚措施。
这类财物不属于当事人所有,而是被其非法占有。
这些财物虽然属于当事人所有,但由于被用于非法活动而被没收,例如被用作赌资的金钱。
违禁品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生产、加工、保管、运输、销售的物品,以及在某些场所禁止携带的物品,例如在车、船、飞机上查获的易燃易爆物品、黄色书刊、黄色录音录像带等淫秽物品、毒品、内容反动的宣传品等。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解释,"非法财物"指的是违法行为人占有的违禁品和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物品,不包括加工、生产的产品和经营的商品。这些财物可能原本属于违法行为人的合法财产,但因为违法行为而转化为非法财产。例如,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企业在无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机械、工具、原料、掺杂掺假的物品等。因此,在实施"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时,需要注意与"非法财物"的区分,以免造成违法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法》中关于没收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介绍了行政处罚的种类以及没收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没收的非法财物除销毁外,需按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处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拍卖款项需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私分。
基金财产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固有财产的区别,明确了基金财产的所有权权能是分离的。同时,依法收缴的罚款、罚金和没收的违法所得应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私分,以保护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对违法所得的没收权,包括在行政案件中查获的违禁品、赌资等应依法收缴的物品以及保险是否可被没收的情况。对于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公安机关可以执行没收措施。然而,对于保险是否可被没收,要根据保险的性质和没收范围来确定。合法的保险属于不可被没收的财
针对卖淫嫖娼人员的收容教育办法及其争议。收容教育是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的行政强制教育措施,但其法律依据《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被指违背《立法法》。此外,收容教育制度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冲突,且全国仅有北京仍保留该制度。废除收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