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违法所得的获取手段具有违法性
违法所得是指行为人通过违反法律禁止的手段获取的非法财产。这是违法所得与行为人个人合法财产之间的根本区别。由于违法所得的获取渠道是非法的,即使行为人实际占有金钱或财物,也不能获得法律承认的所有权。这也是追缴或退赔违法所得的法律基础。
2. 违法所得具有经济价值
行为人通过各种违法手段获取违法所得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财物的经济价值,如金钱、有价证券、文物、房屋等。违法所得具有经济价值为执法部门的认定提供了衡量标准。
3. 违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
违法所得既包括行为人通过犯罪手段获取的财物,也包括司法机关认定犯罪嫌疑人无罪后,由特定机关处理的行为人非法所得的财物。此外,违法所得常常与赃款赃物、供犯罪使用的本人财物以及违禁品等不同性质的财物混杂在一起。准确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把握违法所得的范围至关重要。
4. 违法所得必须由国家授权的特定机关认定
违法所得的认定直接关系到被害人财产权益的维护,涉及对违法行为人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准确界定,关系到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与执法公正。因此,违法所得必须由特定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认定。特定机关包括行政执法机关根据行政法规对行政相对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以及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中的违法所得依法作出的追缴或退赔决定。
违法所得的追缴程序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 申请追缴
被害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追缴违法所得。申请应包括违法所得的具体描述、获取方式、价值评估以及证据支持。
2. 法院审理
法院将对申请进行审理,并向行为人通知相关追缴事宜。行为人可以提出异议,若有异议,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诉。
3. 追缴决定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将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是否追缴违法所得的决定。若决定追缴,法院将指定具体的追缴程序和时间。
4. 追缴执行
追缴决定生效后,法院将对违法所得进行追缴执行。行为人应配合执行,如拒不执行,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执行。
5. 追缴结果
追缴执行完毕后,法院将通知被害人或其代理人,并将追缴的违法所得移交给被害人或其指定的机构。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持有和使用假毕业证虽未触犯刑法,但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若使用假毕业证进行诈骗则涉嫌犯罪。伪造和贩卖毕业证书的行为,包括伪造行为和明知的贩卖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
关于责令退赔与追缴,《刑法》第64条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即“犯罪分子违法所得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如果犯罪分子不退赔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百度百科解释,追缴的
(一)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的,没收走私物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人民币5万元以下的罚款;(三)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偷逃关税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偷逃关税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走私货物、物品无法没收时,应当追缴走私货物、物品的等值价款。有第一款所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