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安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也被称为行政拘留。它是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所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其期限为1日至15日。治安拘留是行政处罚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因此法律对其规定十分严格,只有公安机关具有实施权,其他行政机关无权实施。治安拘留的执行地点为治安拘留所。
行政违法行为如果根据法律应当被拘留,将会受到行政机关的行政拘留处罚。而最常见的行政拘留往往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由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通常称为治安拘留。根据该法第二条的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妨害社会管理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够刑事处罚,公安机关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并进行登记。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二)对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三)对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对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除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外,还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被决定接受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将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综上所述,治安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措施。其一般程序规定包括调查、决定和执行三个步骤。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
拘留并非对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手段,只有判处刑罚才算是对犯罪行为的追究。拘留一般可以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其中,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四条,公安机关
一种是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予以受理;第二种是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从**部门执法的程序上分析,看**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是否存在违反行政处罚法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规定的法定程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
交通事故逃逸一次扣12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了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程序。对一些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应当给予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一般适用简易程序;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而无法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均应适用一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