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根据《行政处罚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所应遵循的程序。
简易程序是相对普通程序而言的程序,适用于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简单、因果关系明确的违反行政管理的行为。其主要特点在于“当场决定并当场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4条的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2)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3)把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4)执法人员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简易程序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和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它只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简易程序的起诉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和传唤方式都相对简便,审理实行独任制,程序简便。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以下情况不适用简易程序:
1)起诉时被告一方下落不明。
2)发回重审和再审的案件。
3)非诉程序。
4)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
同时,当事人经双方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同意,可以使用简易程序,但当事人不得协议排除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交通行政行政处罚也适用简易程序。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受处罚的情形,并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
狭义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扣押程序错误,首先要依法应当立案却未立案。如应立案调查却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应立案调查却未立案,但当事人却缴纳了罚款;对应立案调查的违法行为不进行调查。行政处罚程序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定程序。规范行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