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行政处罚设置权力结构中,法律规定地方立法中有一定的行政处罚设置权,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为了考虑到各地的特点,给予地方一定的立法权和行政处罚的设置权是必要的。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了满足当地改革进程的需要和积累经验,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给予地方一定的创制性立法权和行政处罚设置权是必要的。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制定地方所需要的每一项法律、法规。
有些法律、法规技术性较强,地方特点复杂,国家难以统一制定,难以考虑各种细节问题。
有些法律规范需要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各种社会关系变动较大,国家不宜轻率地统一立法。
许多法律、法规原则性较强,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地方立法进行细化。
为了保证宪法规定的法制的统一性,地方立法中的行政处罚设置权是有限的。对这一原则性问题,下文将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个案件涉及多个违法行为时的处罚原则。文中介绍了三种合并处罚的方法,包括选择较重的行政处罚、合并处罚所罚金额之和以及再次裁量并限制罚款金额。同时,文章强调了行政处罚应遵循公正、公开原则,实施行政处罚时应纠正违法行为并教育公民守法。此外,公民对行政处罚
违纪党员的行政处罚程序。首先,调查核实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错误事实。其次,审议与谈话,掌握案情并要求违纪党员写出书面检查。接着,党支部会议讨论研究,提出处分意见并通知违纪党员参加支部党员大会。最后,根据处分权限报请审批,由镇纪委下达批复,严重情况移交司
行政处罚的定义、种类及其合法性和规范性。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的惩罚。然而,在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中,行政处罚的种类有时会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需要遵守法律确保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于超出范围的处罚种类,应当另行下发通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问题。针对某工程项目因未经验收擅自交付使用受到执法部门处罚的情况,讨论了分公司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及主体资格。分公司可以作为行政处罚对象,但需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执法部门应掌握其违法行为事实并具备确凿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