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行政赔偿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行政赔偿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时间:2024-01-24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700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执法机关在执法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害他的利益,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申请行政赔偿,那么行政赔偿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非财产性救济措施与财产补偿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主要以非财产性救济措施为主,财产补偿为辅。然而,该法对非财产性救济的范围较窄,并未明确规定财产性救济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民法对于权利主体精神损害救济的范围和方式,将其纳入行政赔偿范围。尽管几乎所有的行政侵权行为都可能导致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但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赔偿都应包含精神损害赔偿金。财产补偿方式的适用必须在非财产性救济措施无法弥补权利主体损失的情况下,方可采用。如果非财产性救济已足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则不应使用财产补偿方式。精神损害赔偿金的适用应避免滥用,以免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立法精神,精神损害赔偿金并非独立适用的责任形式,而是一种附加并用的方式。

适当原则下的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考虑到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盲目与西方发达国家攀比,在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上绝对不能过高。目前,在我国,数十万元甚至更高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应被视为过高。同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时,应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确立适当的赔偿数额。由于非财产性救济措施为主,精神损害赔偿金并非宣示争议双方胜败的必要或唯一手段,因此,不宜采用象征性的过低赔偿金额,例如赔偿一元。

法官自由裁量权原则

精神损害赔偿必须基于客观存在的损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损害赔偿是客观的。然而,由于精神损害与物质赔偿之间没有准确的内在比例关系,受害人的精神损失难以用金钱进行准确交换。同时,精神损害的认定必须依据受害人的主观痛苦等具体情况,因此存在主观性。例如,夫妻一方因侵权行为而死亡,对于夫妻关系较好的当事人一方,一定会有精神痛苦。然而,如果夫妻关系已无法维持,或者曾有谋害对方但未成功,那么对方的死亡可能不会引发痛苦。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应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的一般规定结合法官的实践经验,确定是否应赔偿以及赔偿的适当金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完善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赔偿诉讼要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得到国家赔偿,而行政诉讼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两者的区别还包括法律依据、审查对象、监督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行政赔偿诉讼可进行调解,强调赔偿请求人和义务机关提供证据;行政诉讼不适用调

  •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 工伤事故无法获得赔偿?如何应对

    精神损害赔偿包括侵害人格权、身份权、财产权、婚姻关系、死者和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对于人格权的侵害,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亲属权、监护权等;财产权的侵害指的是特定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灭失或毁损;婚姻关系的侵害包括重婚、家庭暴力等

  • 侵权能否赔偿精神损害
  • 劳动法: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